黛黎瞅了眼旁边的秦邵宗,不大想儿子的内情被太多人得知。
秦邵宗察觉到她的目光,额上青筋跳了跳。
他发现她有一些坏得紧的习惯,比如过河拆桥。先前在南康郡,她借他之手弄多了一块传,转头就扔下一地的烂摊子让他收拾。现在他给她牵线搭桥完了,她立马想让他去别处,连听都不让他(nabB)听。
待兖州一战结束,他必定好好教一教她,叫她改一改这糟心的坏毛病。
秦邵宗冷笑了声,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纳兰治见状,摇羽扇的动作顿了顿,待再看向黛黎时,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郑重。
秦邵宗走了,周围只余她和纳兰治二人,于是黛黎和对方开门见山:“纳兰先生不瞒你说,自从知晓先生之经历,我便深深折服于先生意志。扪心自问,若是我遭此遇,定然做不到先生十之一。我儿身世坎坷,遭逢大难后性格与寻常小子完全不同,我忧心不已却又无力改变,不由想起了先生超脱凡俗的心境,遂斗胆向先生求助。”
怕对方觉得任务重,黛黎还说:“您不用教他天文地理,也无需如同其他师长一般倾囊相授,我只想先生多开导他。”
“令郎一事某略有耳闻,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开导一事某只能尽力而为,不能给你保证效果。”纳兰治叹道。
他这是同意了。
黛黎对他福了福身,“先生肯应已是大恩,我不敢苛求其他。”
秦邵宗走了一段后,回头看身后,只见不远处的两人站在夕阳里。
起初纳兰治的羽扇还不时摇两回,但后来不知她说了什么,扇子慢慢停了。他还看见她再次对纳兰治福了福身。
这回,对方受了她这一礼。
古代对“师”的重视,也代表着拜师礼并不草率。《礼记·少仪》中有云:束脩,十脡脯也。
这意思是学生给老师的学费,是十串肉干。老师收下束脩后,学生叩首再敬茶,老师回赠大葱和芹菜,寓意学生聪明勤快。如此流程后,师生关系正式确立。
往后除非主动发文断绝关系,否则师生关系将持续一生。
束脩,十串肉干。
黛黎本来想遵照古法,结果秦邵宗知晓她要准备的束脩后,他却说:“送十脡脯过于小气,夫人直接去和火头军说声,让他们挑最壮的十头公羊出来,到时把十羊当束脩。”
黛黎拧起细眉,“不大好吧。十头活羊不好处置,后面肯定要混进羊群里养的,时间久了,谁还记得纳兰先生有十羊,说不准他也不好意思旧事重提。”
秦邵宗:“那就宰了吃羊宴。”
黛黎还是皱着眉,“您先前说后日出征,那明晚吃的全羊宴,纳兰先生那十羊岂不是要算在其中?君侯下令宰羊开宴,将士对您感恩戴德,纳兰先生却无人得知,不妥。”
这一番操作下来,相当于左手倒右手,他秦邵宗该开宴的还是得开宴,而纳兰治却什么也没有。
束脩都被迫捐出去了,可不就是一场空嘛。
秦邵宗轻啧了声,“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那分开,明日全军的羊宴以无功的名义开,此外,那十串肉干另外再送,如此夫人满意否?”
肉干虽不错,但值得她总是惦记着?
黛黎笑道,“君侯英明,如此甚好。”
……
转眼一日过去。
纳兰治要收徒,且今晚这场肉宴会因其更为盛大的消息插翅般飞遍整个军营。
“听说了吗,今日纳兰先生要收徒,君侯因此让人多杀了好多牛羊。”
“哪能没听说啊,我期待着呢,今晚必定敞开肚皮吃!说起来,如今未收子弟的名士极少,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