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所有的负心汉一样,大宣的黎民终于开始计算起这位执掌大宣三十年的首相,在天下第一美男子之外,是颇有政绩的,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大宣立国之后,仅次于昭明女帝。

老百姓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这三十年里,造桥铺路,大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有个什么大的工程也不用服徭役,都是有偿付薪,田赋更是三十年只涨了百十文。

对于士人来说就更明显。

他掌天下后,先是暂缓了皇帝对宪法的变更,确定了个人资产的神圣不可侵犯,以极大的努力在尚书省立下了规矩,所有的公务执行必须有法律可依。

在他执掌尚书省期间,杀了多少权贵,为多少触怒皇权的有志之士留有余地!

对于他的亲族而言,就是被他养废的父系长辈再恼怒他的桀骜不驯,也不得不靠他的势力来获取更优质的生活。

至于他认可的亲人,无论是对当今的无条件支持,还是对李碹的半师之谊,都只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的!

更别说视他为父的李碚。

这个泰山压顶而不行于色的纨绔听说了这个消息,当晚就乘坐飞空艇到了灵堂,披麻戴孝做起了孝子。

所有大宣的人一听说这个消息,终于心口一致的说着同一句话,“长兴王是个能吏,是个人间罕有的好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当李碚护送着他的灵柩到达长安的时候,慕容铧终于在他计划中的那样成为了一个英雄!

若是大宣像前唐一样有一座凌烟阁,那他的位置定然在百官之首。

当今皇帝为他服公服之丧,亲出玄武门相迎。

罢朝三日,春华同李碚作为孝子孝女守候灵前应酬宾客。

仿佛大宣的天都塌了!

七七四十九天丧礼刚过,就有御史台的大夫携天下之势质问时疫之过。

当时谋划扩散疫情的几个江陵的地主作为当今登基后首次族诛的人,创下了诛十族的先河,朝野上下首次发现他们的皇帝还有威严的一面,皇权的地位拔高的同时,当今太后和崔太妃的香艳故事先从内庭扩散。

因为涉及到已故的长兴王,皇帝下令三司会审,彻查,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整个皇宫宫人十去其三,往常嚣张的宫人们抖抖缩缩的将所有的隐秘公诸于世。

原来,长兴王同两宫无干,原来,两宫太后太妃秽乱后宫,牆害皇嗣,每个人手上都是累累白骨……

最后所有的证据公开会审,两宫到堂,将所有的隐秘揭开,还了长兴王一个绝对的清白。

却原来,除了可怜的被父亲出卖的出身,慕容铧作为一个天资卓绝的天才竟然数十年如一日的勤政廉洁,克己奉公。

第131章 入相

慕容铧离开了多久,一天?一年?一生?

一想起这个名字,春华心里就像缺了一个偌大的洞,怎么也补不起来。

“殿下,登基大典已经开始了,您快些移驾吧!”

姚重作为春华一手提拔新任的鸿胪寺丞,不得不上前来打断春华的思绪。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公主想已故的长兴王了。

慕容铧的离开带走了大宣所有的阴霾,两宫太后为了各自的家族都选择了自裁。

整个朝堂上所有的臣公都小心谨慎的开始侍奉原本他们看来很仁慈的皇帝。

但所有的权谋似乎耗尽了皇帝的耐心。

端午大祭,他当众宣布选太子做新君,他要退位。

大家先以为是皇帝试探的手段,各种表白,可后面他们发现原来皇帝是认真的。

懵了。

各自下注准备投资新君!

然而,他们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