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还能在女皇统治时掌权,最后接替女皇的位置,将皇位重新迎回李家,足以看出,这人十分善于弄权,也爱争爱抢。

年幼的端华什么都不懂,比起权力,彼时幼小的她更在乎亲情。

年老的盛天皇帝更没有心力,为了孙儿去跟自己的儿子再争一次皇位,再加上从未有过皇帝传位给孙辈的事例,最后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或许是因为端华公主差点儿抢了自己的皇位,又或者是传统思想作祟,李麒上位后,第一件事是册封二皇子李晖朝为太子。

李晖朝是皇后所出,占了一个嫡出名头,加之还是男子,被大多数信奉儒家思想的朝臣拥护。

大公主对册封太子一事,自是十分反对。

可大公主的母妃出身民间,出身几乎是后宫嫔妃里最低的那个,再加上她母妃身子不好,自她之后再无生养,她孤立无援,彼时不过及笄的她根本没法反抗皇帝的决定。

而今十多年过去,现在的大公主,早就不是当初的她了。

当初的不悦,积攒在心里多年,只等着一个借口,立马就会爆发出来。

李暮歌坐在马车里,看着马车摇摇晃晃出了皇宫,往大公主府去。

大公主府就在皇宫旁边,不算太远。

李暮歌下车的时候,为她驾马车的宫人提醒她,要在申时末之前回宫,以免宫门落锁,被锁在宫外。

申时末,下午五点之前回去,现在大概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时间够用了。

李暮歌遇刺的消息被良嫔瞒得死死的,压根没有传出梧桐殿,负责此事的郭勇是良嫔女婿,两人配合默契。

现在正好方便了李暮歌,她刚遇刺,就能单独出宫来了。

没有拜帖,李暮歌被拦在了大公主府外,好在今日大公主并未外出,门口的护卫往里传了一句话,很快李暮歌就被人迎了进去。

带她入门的人是大公主门下僚属,名为僚属,实则也算是大公主养得面首。

人很年轻,估摸着不足二十,高高瘦瘦的,脸长得白白净净,头上簪着一朵盛放的白牡丹花,颇有些人比花娇。

身为僚属的智慧没看见一点儿,身为僚属的样貌,倒确实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