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就代表着你将自己的命交到了别人手上,是死是活,都是旁人说了算。

“父皇此次有意补偿你,会提前送你封号,礼部可曾为你拟定过封号?可有喜欢的?”

礼部还没有给李暮歌拟定封号,因为李暮歌不曾订婚,成亲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礼部之前就想着不着急,没想到现在皇帝突然要给李暮歌封号。

真是打了个措手不及。

好在这样一来,李暮歌的选择多了起来,她可以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封号。

公主的封号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地名,古时公主封号所在之地,会成为公主的食邑,类似封地一般,只是没有实权。

到了大庄,食邑和封地都已成为历史旧闻,皇权高度集中,不会下封。

从这一点看,大庄不应该被称为封建社会,都没有分封制度,算什么封建,要李暮歌看,其实大庄更像是封建社会和资本社会双重制度的叠合,君权掌控农业资本。

因为地名封号已经没了代表性的食邑,所以大庄出现了第二类公主封号,那就是以寓意美好的字来作为公主封号。

比如大公主的端华二字,一字取自《荀子·成相》中的“水至平,端不倾”,一字取自《道德经》中的“处其实,不居其华”。

都是对大公主未来品行的殷切期盼。

大庄的公主大多是以第二类封号居多,荣阳也是第二类封号,《尔雅·释草》言“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坊间一直传闻,三公主的封号是有意与大公主一较高下。

具体如何,李暮歌不清楚。

“礼部尚未拟封,我想取长安二字。”

李暮歌希望自己能长长久久、安安稳稳的活着,这是她对自己最真切的期盼。

长宁这个称号肯定不能用,大庄国都就叫长宁,李暮歌敢取,也没人敢叫,拿国都当封号,太子都不敢这么干。

“长安,这个封号好,回头写个折子递上去,你亲自写,叫父皇定下便是。”

大公主念叨了两句这个封号,觉得再好不过,好听还顺口。

“对了,忘记同你母妃说一声了。”大公主突然想起来,隔壁就住着良嫔,她们俩竟自顾自聊起来,完全忘了知会良嫔。

李暮歌都能想到良嫔现在得知了紫薇殿内的事情会有多生气,还是别凑过去,让良嫔更生气了。

“没事,我回头与母妃说一声便好,今日多谢大皇姐了,大皇姐不如在春和宫用晚膳?”

原来不知不觉间,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大公主摇摇头,“昨日在宫中一夜,今日该回大公主府了,省得府中人担心。”

听到大公主提府中人,李暮歌这才想起来那位存在感极低的大驸马。

原本大驸马是跟大公主一起在紫薇殿里受训,后来皇帝让朝臣们都走时,大驸马竟跟着一起走了。

他到底算是皇家中人,还是朝臣啊?怎么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的。

书中曾明确写到,大公主与大驸马感情不和,要不是还有一位郡主,恐怕两人早就和离了。

李暮歌没多问,人家夫妻间的问题,外人插什么嘴。

大公主趁着天色还未彻底暗下来,赶在宫门落匙前离开了皇宫。

随着大公主离开,皇宫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李暮歌回到春和宫,抬头的瞬间,看见了空中那一轮明月。

“十五了?”

李暮歌问道,她身后的白术回道:“回殿下话,今日已经十六了。”

哦对,万寿宴是四月十五。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古人诚不欺我,这月亮可真圆啊!”

古人面对明月,能出口成章,随手写下流传千载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