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有上进心。
这是纺织厂明面上的总管事红棠,最为欣赏赵雪娘的地方。
红棠是带着命令从宫里出来的,她原本是为了在长宁城城郊设立一处情报点,培养几个探子,没想到随手开得纺织厂,竟意外入了陛下的眼。
陛下眼看就要好好发展纺织厂,红棠自然要多挑几个好苗子留下,帮助陛下将纺织厂办得红火起来。
那样等之后她回宫,也能放心些。
赵雪娘是红棠接触下来后,最欣赏的姑娘,这年头穷人窝里实在难出凤凰,赵雪娘算不得凤凰,却也是万中无一的奇珍。
赵雪娘愿意拼命抓住任何机会往上走,这点和其他得过且过的纺织厂女工完全不同。
大早上的,赵雪娘过来寻她,说起了她妹妹去读书的事,问她城西的私塾究竟是不是真的。
红棠点头,赵雪娘之前跟她说过家中两个妹妹的事,对于二妹妹赵玉娘,赵雪娘多有愧疚,听赵玉娘年纪轻轻就能照顾好眼睛不太好的祖母以及更为年幼的妹妹,红棠不忍叫这样的好姑娘被耽搁,见赵雪娘不放心私塾,干脆让赵雪娘今日下工后,同自己去一趟私塾看看。
赵雪娘震惊,自然千恩万谢,庆幸自己遇上了贵人。
城西的私塾名梧桐私塾,是如今的国子监博士穆盈栀的学生开设。
今年年初原国子监祭酒,陛下外祖父宁疏白呈了告老折子,陛下念其年事已高,遂允了折子,提了国子监博士宁泽世为新任国子监祭酒,穆盈栀则提为博士,挂了个工部侍郎的职。
穆盈栀一直以来都很注重教书,她以前收了许多学生,最有名的学生就是如今的兵部侍郎,刚从西北回来的使团成员之一,曾经的庶民状元穆九榕。
“穆侍郎虽未称大儒,但其学识渊博,有教无类,实有圣人之姿。这梧桐私塾就是穆侍郎其中一位学生开设的,那位学生考了秀才功名后就没有再向前一步,非是其学识不足,而是她志不在此,令妹若是有读书的天分,日后想来也能有一番造化。”
红棠带着赵雪娘一路往巷子里走,城西有一片闹市,这学堂处在闹市之中,赵雪娘原以为此处会比较喧哗。
没想到竟是闹中取静,越往里走四周越清静,不远处闹市的声音传过来时,已经小了许多。
私塾占地不大,大概也就是一处二进的宅院,门口的石狮子倒是挺新,赵雪娘并红棠走过去的时候,已经散学了。
门口有人接学生,也有不少学生是结伴而行,两人在外头站了一会儿,暗中观察一番,确认此地学风确实很不错。
那些学子年纪大概都在十岁至十五岁之间,举手投足皆进退有度,穿戴并不如何贵重,出身想必不高,散学时大家都客客气气的,没有出现闹事或争执的情况,门口还有两名年纪大些的女子看着,过往的学生尊称老师,想来是私塾里其他教课的讲师。
放学后,老师还会在门口看着,可见私塾很看重学生。
赵雪娘越看越满意,都恨不得立刻将妹妹送过来了。
若不是私塾不收太小的学生,她连三妹妹都想一起送过来。
“如何?”
红棠一眼看出赵雪娘的满意,语气带笑地问她。
“实在是好极了,多谢红棠总管事为玉娘寻到如此好的去处,等过两日,在下便带着玉娘一起,向总管事您道谢!”
“快些让你妹妹入学才是要紧事,谢来谢去的,平白生分了,你在纺织厂好好做事,比什么都强。”
红棠见赵雪娘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心里更满意了,她不缺一份感激,她只是鲜少见到懂得感激的人。
赵雪娘郑重点头:“总管事放心,雪娘一定会好好经营纺织厂,绝不会让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