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好用了。

虽然宫人也是人,但是宫人已经通过后天人为,被斩除了腐败的一条大路,而且宫人还没法形成家族,这一点甚至比朝中的寒门子弟更好。

毕竟当高官久了,寒门就是第二个世家。

不过李暮歌并没有想延续这种扭曲人性的传统习俗,反正以后太监是不太可能出现了,真出现,也只会出现在牢狱里。

至于宫女,她们以后就是宫中女官,这是个正儿八经的职位,以后肯定还会有。

只要皇权不灭,宫中女官就会一直存在。

这个冬天,注定过得不会安静。

在生活中奔波的人们,偶尔停足细想,会发现,自打新帝上位后,每一个冬天似乎都没有平静过。

或者说,一年到头,就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人们变得非常忙碌,不是在上工就是在上工的路上。

以前的日子过得也很忙,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起来干活,干上一整天,往往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收拾自己的小家。

那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很麻木,没有任何出去玩乐的心思,当然,手头也没有玩乐的钱。

现在却完全不同。

赵雪娘今年十八,她现在在长宁城外的纺织厂里做工,因为她会绣花,胆大心细,所以她才入厂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是厂里的管事了。

每月能拿到的月钱,从一两半上升到了四两半。

大庄银子值钱,若是在村里,一家三口一年的花销,大概是三两左右,长宁城花销大,赵雪娘家中人不多,但一年也得花个四五两。

谁能想到,她现在一个月就能赚到一家能用一年的银钱了!

今日发工钱,赵雪娘怀中揣着沉甸甸的荷包往家里走,步子极大,冷风打在脸上刺骨得冷,但没有浇灭她心中的热情。

赵雪娘是家中的老大,她出生在冬日,对冬天,她一向是厌恶的,此刻她却能在冷风中笑起来。

一路走过热闹的大街,拐入狭窄的小巷,接着又走过几个岔路口,拐来拐去,终于到了有些破旧的木门前。

赵雪娘将缩在怀里的手拿出来,手上套着毛织手套,暖烘烘的,这是纺织厂管事都有的东西。

她第一次戴,热得她手心都是汗,她还不舍得摘下。

“叩!叩!叩!”

门环扣门三声,里头传来一个有些稚嫩的声音。

“谁呀?”

“是我,玉娘,开门。”

嘎吱一声响,木门被人从里头打开,里面走出来一个身形瘦弱的少女,瞧着十四五的年纪。

见到赵雪娘,她因为过瘦而显得极大的眼睛里满是惊喜。

“大姐回来了!”

“嗯,小妹呢?”

赵雪娘点点头,没听着屋里有动静,有些奇怪。

“学堂还没放学呢,这两天黑的早了,学堂还是之前的时间,祖母去接他们了。”

赵雪娘想起来了,那孩子今年开始去学堂读书启蒙了。

束脩一年才一两银子!比以前半年二两,便宜太多了。

听说是朝廷有补助,陛下体恤平民百姓读书不易,特意补助一半的束脩。

原本这一两银子,赵雪娘掏得都极为心疼,若不是怕妹妹日后目不识丁,出去容易被人蒙骗,她都想再等两年,再送人去学堂了。

现在想想怀中的钱,赵雪娘一下子就轻松了。

木门后头是个显得有些破败的小院子,院子里目前只有赵雪娘和她二妹妹赵玉娘两人。

赵雪娘的祖父与父亲死了好几年了。

母亲则是改嫁了,算一算也有五六年了。

赵雪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