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开始寻找有能力的新人,笼络到手下做事了。
不找有能力的是真不行,他们可不想辛苦一整天,全为底下的人打工,想想自己这个上司累死累活,成天加班,底下的人却悠闲度日,他们充满血丝的眼睛嫉妒得更红了。
而那些寒门的官员,大都清楚自己的未来在何方,此刻想去西北的官员中,他们占据大多数。
他们本身底蕴就不足以同世家大族相提并论,做事如果还不积极,当初不如外放做官,留在京城干什么?
李暮歌的目光,落在了穆九榕身上,还有覃宁谧。
两人一人为庶族,一人为士族,代表两个阶级。
李暮歌最后决定,选出七人出使边关,由李乐景带队。
像是这种和谈,其实就跟外交使团差不多,不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出面,李暮歌只是尽量平衡使团组成成分,避免李乐景压不住她们。
李乐景过去,主打一个吉祥物作用,同时她也会监督那些大臣,一旦那些大臣想要在和谈之中让步,又或者是,私下被胡族收买,有李乐景在,至少能够保证,结果不会太偏离李暮歌的目的。
按理说,和谈的地点应该设在长宁,但李暮歌不太想浪费那个时间,赶紧谈,谈不妥接着打就是了,大家时间都很宝贵。
在秋日的风中,使团离开了京城,往西北而去。
李乐景走得时候,还以为年底能回来,谁知道这一去,就是两年未曾归长宁。
胡族不老实,谈判的时间线被拉得很长,其余官员都能来往长宁与边塞,唯独她这个象征着皇室意志的吉祥物不能走。
后来她在边关吹沙子的时候,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她当初要答应出使边塞?她老老实实待在科研司,研究她的大铁块不是很好嘛?
答案无解,所以李乐景只能在西北研究起改良军械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一研究,还真给她研究出点儿名堂来。
第98章 真理在射程之内!!冲啊!
边关战争的时间被拉长, 这件事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李暮歌的目的是开疆拓土,不是跟邻居友好相处, 说白了,她就是看上邻居的地了!
在她抱着这种目的的前提下,胡国如果还同意她提出的要求,那他们就不会被杨家人两句话,忽悠得头脑一热,领兵就打过来了。
本来是想要占便宜,结果便宜没占到, 死了一批人, 还被俘虏了一批人。
胡国和大庄一开始递交和谈申请的时候, 想得是将那些俘虏换回去, 几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就算里面大部分都是无关紧要的贱民, 可里头还有胡国的达官显贵呢!那些人的命可太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