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便很难了,其他人没有穆九榕这个学生在前,他们不会愿意收庶民做学生,顶多是收下寒门。如此一来,又是在世家里打转。”
颜士玉很头疼,都不用世家的人出手,寒门的官员也只喜欢收寒门,收个世家更好,因为世家能供养老师,在官场上助老师一臂之力。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且出身很低的学生,压根就走不到出身高位的老师跟前。
千里马甚至无法走到伯乐面前,伯乐如何能识得千里马?
“确实很难,所以要打破常规,经过此次科举,朝廷的人手勉强应该算是够了吧?”
李暮歌的问题,颜士玉可以马上给出答案。
“不是很够,偏僻之地,如西北等地,依旧缺少县官,西北西南很多县官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主簿等人在兼任。”
“当地主簿兼任,岂不是成了国中小国?”
李暮歌之前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就想说了,本来主簿等位置都是当地人,就已经够离谱了。
李暮歌想着那些底层小吏不好搬家,而且当地人才能更好处理当地的事情,官府也没那么多安家费给他们,这种情况是不得不为之,只能如此。
但让主簿兼任县令是想干什么?没有朝廷派过去的县令,那个地方还能算朝廷管辖范围吗?
时间久了,全成主簿等人的一言堂了。
“实在是没有人手,而且西北西南等地,地处偏远,环境艰苦,官员们都不愿意去,常有人会使劲浑身解数,改换他地为官。”
李暮歌挑了挑眉,像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她说道:“这不就是机会吗?”
“啊?殿下是何意?”
“那些地方,世家大族的人看不上,本地没什么世家,只有无法逃离的寒门与庶民,既如此,何不分出去,单独科举,科举之后,划分当地的官位给他们,只要他们做得好,来年述职,便可调离。”
为避免拉帮结派造反,官员不能在家乡为官,这个更是好办,西北西南那么大一片地方,随便打乱一下就行了。
分榜科举,这个法子其实对谁来说都比较公平。
西北西南的教育资源差,多年来一直考不出什么成绩,单独给他们一个榜,即解决了那边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当地学子长久以来的不满。
分榜科举早有先例,明朝就干过,到了现代,同样会根据各省教育水平,出不同难度的考卷。
颜士玉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看向李暮歌的眼神像是在看掌管科举的神!
第88章 军队才是最要紧的,绝对的武力,碾压一切!
说完科举, 那就该说说田地了。
土地,是所有王朝兴衰的关键。
每一个王朝的末期, 都逃不过土地兼并四个大字。
在这个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土地上,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亦或者是皇室,对于土地的看重,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和科举不一样,动土地, 那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怕只是稍微动一动, 都有可能引来滔天巨浪。
“抢夺世家土地, 其实很简单,只要世家亡了, 土地必定会归回朝廷,只是任何一次世家的动荡, 最后都会演变为整个朝廷的动荡。”
颜士玉的奏折只写了一半, 另外一半就是卡在了土地上。
李暮歌往后翻了翻折子, 折子上其实写了很多改革土地的法子, 颜士玉不是没有丝毫灵感。
李暮歌甚至在上面看见了很多古代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方法,甚至连一些现代的承包制度,都在上面被提了一句。
颜士玉的脑子是真的很灵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