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家为伍了。

与之相对的则是凌家,上次凌家算是全身而退,皇帝不得已之下又放了凌长寿回西北,现在长宁就剩下凌长寿的废物儿子还在,以及一个凌家的贵妃,这两人,没有一个看上去能够制止凌家生出反心。

凌长寿不止一个儿子,与妹妹更是多年未见,感情淡薄,皇帝对凌家的忌惮,在凌长寿离开长宁后,会越来越深。

凌家支持太子,颜家是平衡太子和大公主两方势力的重要砝码,怎能轻易挪动?

真正了解皇帝的人绝不会献上这样的计策,太子应该是被最近接二连三的变故打蒙了,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采纳了楚家人的法子,直接冲着颜太傅而去。

李暮歌觉得,太子如果一开始就奔着东安那边的颜家旁系使劲,他定能从东安那边撕下一块肉来,但他冲着颜太傅使劲,劲用错了地方,就像是伤害打在了盾上,压根连敌人的防御都没破开。

“最近楚家确实行事有些张扬了,进了十月以来,楚家在长宁大出风头,现在十月底,楚家这个月已经办了六次诗宴了。”

穆盈栀在国子监教书,对哪家办了文会的消息十分清楚,毕竟那些文会诗宴的请帖,大多会发到她底下学子手上,连带着她也被发了不少请帖,只是她没去而已。

有什么好参加的,一群无趣的人凑在一起做无趣的事情,看楚家人得意的猖狂嘴脸,有时还要拿钱给楚家写诗,硬着头皮写歌功颂德的诗词,穆盈栀想想都觉得浑身难受。

一般一家一个月办两次诗宴之类的宴席,那都算得上是频繁,一个月六次,这是大门常打开,天天宴客啊。

李暮歌对常家人的社交能力表示赞叹,可惜太急了,以为杨家受了伤暂退后,楚家立马就要骑马上任不成?

“吩咐他们,将楚家献策对付颜家的事情传出去,至少要传到大公主耳里,让大公主知道,楚家有多猖狂。”

“是!”穆盈栀先将李暮歌下发给她的任务接下,随后有些为难地道:“可是殿下,此事咱们手里并无证据。”

献策一事不过是李暮歌刚刚猜到的而已。

“有没有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公主信还是不信。”

打舆论战需要什么证据?还不是上下一张嘴,一切都是“合理推测”?

李暮歌从不会小瞧舆论的力量,她也知道,舆论是把双刃剑,只是在眼下,她本人不能亲自下场夺嫡的时刻,舆论是她手里最有用的武器。

哪怕日后她同样会受到舆论的加害,她也得用这把双刃剑!

过了两日,这个消息才传到大公主耳中。

这两日大公主的日子过得不是很舒服,每天上朝就会被人弹劾自己的手下,下了朝还得跟手底下的人商量如何反击,怎么摆脱眼下的困境,每天都高强度工作,能舒服才怪。

好在成果喜人,这两日下来,皇帝一直没有再就此事追究下去,甚至有时候太子党的人说话过分了,皇帝还会批评两句,明显立场已经倾向于相信颜家。

大公主才松口气,就听到了楚家人针对颜家的事情。

她立刻将颜士珍叫来,将此事跟颜士珍说了说。

“以往楚家和颜家井水不犯河水,两家从未有过矛盾,怎么楚家突然开始针对颜家了?是有小人挑拨离间,还是楚家活得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