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她以为,只有她会用这种手段吗?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李暮歌不喜欢用刺杀的法子,但荣阳爱用,李暮歌也不喜欢放火烧尸,但荣阳爱用。

所以这些,就全都用在荣阳身上了。

李暮歌倒了一杯清茶,看着杯中茶香四溢,后举杯浇向地面,茶水浸湿了地面,终归是尘归尘,土归土。

“殿下,红棠传话说,楚家有人入宫了。”

翠玉入内,冲李暮歌行了一礼,将红玉宫的情报送上。

吴王死了,他母妃楚嫔还活在后宫里,名声尽失还没了孩子,后半生是没什么指望了。

可楚家人还在朝廷上做事,所以楚嫔还算有些用处。

“正值多事之秋,楚家人进宫,莫不是打着和覃家一个主意吧?”

李暮歌指的是之前十公主和十一皇子先后离世,覃家送了年轻的妃嫔入宫,想要再博一个流有家族血脉的皇嗣。

翠玉回道:“似乎并非如此,红棠说,来者好像是来商议婚事的。”

会用上“商议婚事”四字形容的亲事,绝对不可能是入宫为妃,谁的婚事还要找到楚嫔头上?

李暮歌心中想到了一个人,她之前一直忽视的人八皇子秦王李曜辰,以及他的母妃德妃。

德妃家中不显,在后宫里,她和大公主的母妃陈妃差不多,算是皇帝真心喜欢的人,不过德妃的父兄比陈妃家中人争气,据说以前救过皇帝性命,所以给德妃带来了一个四妃之位。

贵贤淑德四妃,德妃占位最低,却比寻常妃嫔权力要大得多,可以协理六宫。

德妃和皇后的关系一直不错,因为她老实,她名下有两位皇子,八皇子秦王以及十二皇子,两个皇子和她行事作风差不多,都是偏向于老实本分的人。

如果李暮歌没有看过原著,她就真信了所谓的老实本分了。

对于原小说,李暮歌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内容,那就是捡漏王的一生。

八皇子秦王李曜辰,他的名字就在主角栏上写着。

但纵观全书,李曜辰的存在感并不是特别高,这是一本群像书,李暮歌不止一次觉得,李曜辰的名字之所以在主角栏,不是因为戏份,是因为他成了这场夺嫡大战的最后胜利者。

对,下一个皇帝是李曜辰。

他上位靠得不是优越的计谋,不是强大的背景,更不是他本人有多么能力强劲,单纯是因为他捡漏了。

大公主和太子斗得你死我活,其余皇嗣或多或少都卷入了以二人为首的夺嫡大战中,打来打去,参赛选手越来越少。

强大的皇嗣在打架,弱小的皇嗣为自保只能结盟,弱小者联合起来的力量,不能小觑,可惜大公主和太子都看不见这一股力量。

他们打生打死,秦王暗中发育,等两人分出胜负,太子败了后,秦王又暗算了大公主。

大公主刚参加完一场战斗,正值虚弱之际,被秦王趁虚而入,最后大败,丢了性命不说,皇位还被人抢去。

纵观大公主的一生,她永远距离皇位只差一步,但这一步,却怎么也迈不出去。

李暮歌想,这就是命,是小说里作者赋予每一个人的命运。

“看来,宫里不久就要有喜事了。”李暮歌吩咐翠玉继续盯着红玉宫,“看好红玉宫,若是有喜讯传出,千万别瞒着,今年宫里不太平,正好用喜事冲一冲。”

翠玉应了一声是,心中记下了。

看着翠玉下去办事,李暮歌心想,小说中作者为秦王安排的妻子,是崔氏的女子,崔家这个一直没有进入夺嫡战场的人,最后被混乱的时局逼得不得不下场,选了最低调的皇子。

李暮歌记得崔家本意是想随便找个靠山,当时秦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