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来,活到现在才回长宁养老的姜老将军,真是一代人物,有能力还有运气,不光善于领兵,还善于搞定皇帝,比凌家那位老将军强上一些。

李暮歌和姜芝林说着话,心里盘算着姜家和凌家两家,这两家以前关系还不错,但近些年来,在狗皇帝的各种骚操作下,两家没到势如水火的地步,可关系冷淡下来是难免的。

“近来,朝堂之上纷纷扰扰,热闹不断,不知姜小将军可听说了?大理寺的牢房都快被那些涉事的官员及其家眷塞满了。”

李暮歌用了夸张的词来体现大理寺现在的热闹,姜芝林没去过大理寺牢房,还真不知道那边已经人满为患。

“回殿下话,姜某确实听说了些许,只是没想到竟有那么多官员涉案,陛下可曾派人前往西北?”

姜芝林觉得此事跟西南没什么关系,所以她的态度完全是看戏态度。

甚至还有闲心关心一下皇帝的动向。

李暮歌微微点头说:“父皇派人去西北了。”

颜士玉接话:“出了这么大的事,陛下肯定要往西北派人查一查,以往凌家在西北听调不听宣,今年不知道会不会回长宁一趟。”

“凌家确实有些过分了,戍守边疆,为君卫国,怎能不听君主宣召,如此任意妄为,言官弹劾他们陈兵西北,有贼子之心,他们是一点儿不冤枉。”

姜芝林冷哼一声,说出来的话,乍一听是对西北军不忠君之举的厌恶,仔细分析,能听出来一股酸意。

李暮歌估计姜芝林要是能选,她也会和凌家一样,不往长宁来。

长宁在世人眼中,是繁华之地,是大庄心脏,是天底下最为美好的所在,可在这些已经触碰功高震主红线的武将眼里,皇帝在这儿,已经足以让他们躲着长宁城走了。

可惜,他们躲不开,只要皇帝还是狗皇帝,狗皇帝迟早会整治他们。

李暮歌想,比起那些看上去心眼极多的文官,武将们倒是挺清醒,早早便察觉出了狗皇帝的不靠谱,并且开始防备狗皇帝。

凌家更谨慎一点,他们更早就意识到了,李氏的皇帝都不是很靠谱,所以早早在西北扎根。

“姜家忠君之心日月可鉴,比之凌家确实更为坦诚,只是想要让凌家认罪恐怕很难,况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凌家之今日,或许会是姜家之明日。”

李暮歌图穷匕见,她这燕国地图有点儿短了。

不过人都已经到跟前,也没必要还藏着,早说早好,李暮歌一点儿没有觉得,自己在饭桌上说这种话,会严重影响他人胃口。

她反正吃得挺好,最主要的是等吃完饭,她还得去国子监看看,没时间浪费啊。

姜芝林手上酒杯微微倾斜,酒水落在了她的衣角,她惊呼一声,起身擦拭,回避了对李暮歌那段话的正面回复。

她见酒水实在是擦不掉,起身告罪,想要下去换身衣服。

“宅院偏僻,常备都是本殿下的衣物,姜小将军若是愿意,可以换上本殿下的常服。”

李暮歌哪儿会让她轻易离开,直接一句话堵死了姜芝林离开的可能。

姜芝林哈哈一笑,连说不必了,酒水也没多脏,她可以忍忍。

穿上公主的常服,被人知道就是一顶不尊皇室,逾越礼制的大帽子扣上,其后果很是严重。

因为大庄还是一个礼法并存的时代,礼和法都很重要,触碰哪一点都吃不了兜着走,何况涉及皇室尊卑,更是从严处置。

姜芝林坐下后,面上不显,心中连声叫苦。

朝堂之上的人都说十四公主年纪小,脾气好,那日在崔家婚宴上,十四公主更是全程参与,与民同乐,毫无架子。

一看就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