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混在人群里,看着覃韵诗手持扇子与崔珏拜了天地,交换信物后又举行结发之礼,随后覃韵诗入了洞房,崔珏出来答谢宾客。
李暮歌乃是公主,安排坐席时,将她安排到了主桌,这个时候,荣阳才到。
荣阳到的时候排场十足,跟李暮歌的低调完全不同,几乎屋中大半宾客都迎了出去。
看着荣阳众星捧月般坐在了自己旁边,李暮歌想,下次她也可以这个时间来。
她此次提前来,主要是对大庄成亲的步骤很好奇,她现在亲眼看过,已经满足了好奇心,下次自然可以晚些来。
新人拜完天地再来,既不会抢了新人的风头,还能拥有大排面。
崔珏的父母纷纷来招待宾客,主要照顾荣阳和长安两位公主,他们笑得合不拢嘴,态度十分热情妥帖。
皇室能来,确实是很给他们面子,而且一来来了两位有封号的公主,可见天恩。
他们以为荣阳公主到了,应该就是最大的荣幸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通报,端华公主来了。
随后又说,端华公主路上碰见了太子,于是两人一起来了。
这下李暮歌也得起身外出相迎了。
一桌子菜都快放凉了,愣是没法开吃。
一个婚宴,来了一群皇嗣,这件事让不少只是单纯来参加婚宴的宾客提起了精神。
崔家人显然没想到会来这么多皇嗣,原本只李暮歌一个人,他们还可以在主桌加个位子,来了荣阳公主,加两个位子也行。
现在一共来了四个,加四个位子,显然是不可能了。
干脆单独另设一桌,崔珏父母都过去陪着,甚至连成国公都来了。
主要太子到了,身为储君,太子的地位很高,只有成国公有资格陪同。
让太子坐主位,太子说今天大喜,他不该坐主位,跟成国公让了半天,最后主位空着了,太子坐在主位左手第一的位子,右手第一位子就是大公主,李暮歌坐右二,荣阳坐左二。
崔家夫妇坐在末位,成国公坐在了左三,崔珏父亲坐在右三,母亲则去了主桌陪同其他宾客。
这样就和谐统一了。
李暮歌挺满意这个座位安排,她一抬头看见了对面的荣阳。
说来,李暮歌有一段日子没见过荣阳了,她记忆里的荣阳是个特别高傲的人,成日里鼻孔看人,对谁都满是不屑。
现在的荣阳跟以前差不多,只是在看李暮歌时,终于正视她,而非和以前一般鼻孔看人了。
李暮歌现在不是个可以忽略的小透明了,她主持的科举改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说还没有进行会试,正视使用改制后的规则,但她能将科举改制推行到下面,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阻拦,这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只差临门一脚,不会再有任何意外。
有了政绩加身,哪怕皇帝并没有表现出对李暮歌的特殊优待,其他朝臣和皇嗣也不能无视她,她在朝廷上已经是个有名有姓的人。
看李暮歌几乎每隔几日就会上朝,每次上朝都有事启奏,便能看出,她是个手握实权的公主。
荣阳会无视被困在后宫,没有一丝声响的十四公主,她不会无视,走上朝堂,站在她面前的长安公主。
侍女捧着美酒入场,乐伎奏乐,正式开席。
李暮歌见成国公已经拿筷子,太子也动了筷子,便也拿起筷子,打算吃一口面前的美食。
结果对面的荣阳突然说话了。
“真是少见,长安竟然出宫来参加婚宴了,可是崔家送给长安的请帖?”
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该问李暮歌,应该去问坐在桌子上的崔家人,是不是他们请得李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