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殿下。”
身后有人喊她,李暮歌驻足回望,看见了熟悉的人。
“小舅父。”
李暮歌面上带了几分笑意,能看见熟悉的人,实在是太好了。
宁泽世上前拍了拍李暮歌的肩膀,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李暮歌穿得这么正式,有些陌生又让人心里发酸。
他们错过了这个孩子成长的岁月,本以为她才十六岁,还能多陪陪她,看着她成长起来,没想到她已经长大成人,做事有模有样了。
“在这里,莫要喊舅父。”
“嗯,宁博士。”
在宫里确实得注意称谓,李暮歌发现已经有几个言官在路过的时候,看了她和宁泽世好几眼了。
“边走边说,上朝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尽管问臣。”
宁泽世怕耽误上朝时间,边说边走,李暮歌随着他走,寻了几个不太懂的事情问宁泽世。
比如她一会儿说话的时候,要不要出列,出列时要如何自称,别人若反驳她提议的政策,她又该如何反驳,才不算失礼。
宁泽世同李暮歌详细解说,李暮歌总结了一下,核心就四个字随性而为。
大庄还没有达到高度集权的后期,此刻的大庄,方方面面都比较开放,除了身份制度很严苛外,别的都还好。
尤其站在朝堂上的大臣们,大家都属于官宦阶级,相对平等,哪怕官位有高低,也没到要诚惶诚恐的地步,所以真要是吵起来,尽管开口说就行,不用顾及太多。
想到之前颜士玉说,大臣在朝堂上吵起来,甚至打起来了,皇帝连劝架都劝不开的事,李暮歌对大庄朝堂氛围有了新的认知。
官员一一入内,到了大殿之中,宁泽世便不再开口,他站在自己位置上后,更是捧着象笏一言不发起来。
而李暮歌,则被大公主招呼着,站在了前头。
大公主站在太子身后,太子冲李暮歌笑了笑,什么话都没有说,看不出态度是好是坏。
“你就站在此处便好,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皇姐。”
大公主说了跟宁泽世同样的话,这份关心是真的,李暮歌感激地冲她笑了笑,说了自己路上遇见了宁博士。
“是宁祭酒的儿子,你的舅父是吧?宁家看来对你也不错,以后可以多走动走动。”
大公主想着六公主已经没了,宁家肯定要新立个墙头,除了十四以外,宁家也没别的选择。
李暮歌没多说,谁知道宁家以后会怎么选,她其实不太想要宁家,宁家除了宁疏白这一支以外,其他都烂透了。
他们胆子也够大的,明知道六公主养虫子,还敢拥护六公主,这么大胆子的人,李暮歌不敢用。
“三姐和七哥、八哥他们呢?”
眼下站在这儿的只有太子和大公主,李暮歌算了一下,应该还有一个四公主,不过四公主身体不好,常年称病,几乎没怎么上朝过。
“自打魏王出事,荣阳就一直没上朝,至于吴王和秦王,他们俩从青龙山回来后,偶感风寒,双双病倒,也来不了了。”
大公主说到最后,表情晦涩不明,李暮歌则顿觉奇怪。
怎么会那么巧,两个人同时病倒了?
青龙山上就这么冷啊,让两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同时病倒,那上了年纪的皇帝和太子,怎么啥事没有?
李暮歌不禁看向太子,太子似乎注意到了李暮歌未说出口的疑惑,解释道:“至青龙山后,孤便与父皇一同住在山腰,七弟去山顶提前布查,山顶风凉,他没注意就被吹到了,八弟可能是之前受了凉,到青龙山就病了。”
“太子还是少做解释,有些事情越解释越容易沾一身。”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