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城从?前在平水县电机厂,工会是组织过职工学习读书看报,了解国家政策的,这?件事对他?来说不陌生,但要读懂上面晦涩拗口的词汇,也还是有些难度的,但读文章就是这?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懵懵懂懂他?基本上还理解了,可却不懂桂老师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这?个,这?些报纸和文章都离他?太远了,周长城联想不到自己身上。
至于万云,她好读小说,爱看电视剧,却甚少?看这?些严肃新闻,让她说出?一本小说或者一部电视剧里,谁和谁有奸情,谁有阴谋,谁是最?终的坏人,结局如何,她能?猜个八成。但对着这?篇文章,她只能?说全都认识这?些字,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最?后只能?听周长城磕磕巴巴说了些似是而非的理解。
经过周长城一番解释,万云这?才知道,她每日出?去赚的钱,花的钱,在隐蔽处已经交过税,而且她买东西的价格不是谁想定?就能?定?,他?们平民百姓虽不能?接触到更高级别?的国家机关,可每一日都生活在这?个巨大的国家机关所制定?的规则里,想要好好生活,就要学会阅读规则。
周长城说话的时候,桂春生就在一旁听着,点点头,还好,还不是一头雾水、无可救药的人,他?也费事一句句地解答,只说了今年的物价应该会有较大的变动:“我?预计,这?一次价格的改革,可能对我们平头百姓日常用的东西造成冲击。可具体冲击有多大,现在还不知道。”
“我?的车买得?早,头几年石油价格做出改革尝试的时候,每次去加油,价格忽高忽低,但总体是在不停走高,车主抱怨的声音不小。所以,我?猜测,这?次如果政策颁布下来,价格的波动会大,我?们要趁着这个政策发布之前,先下手为强。”
桂春生是有钱,挥金如土,但论起?来他?真不是乱花钱的人,每出?去的一分钱,他?都知道花在了哪里,即使?丢个硬币出?去,也一定?能?听到其中的回音:“这?个政策已经叫几个月了,具体什么时候颁布,还有待确定?,甚至可能?会拖到明年。但是我?们不能?这?样被动,趁着还有余地,要先下手为强。”
他?之前做过民生和经济方面的记者,在调去文艺副刊这?种部门之前,桂春生几乎把整个广州城和周边几个小城市都跑遍了,对于物?价和数据方面的变化相当敏感,人在这?种价格冲击下,会有什么样的冲动和拥挤,他?全都见识过。以前也有这?种“价格双轨制”的改革,但那是体制内的改革,现在这?阵风已经吹到了民间?,吹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上,按着经验,故而他?判断,这?些日用品的价格一定?会上涨,甚至造成货品紧缺。
且这?阵改制的风吹得?这?样厉害,桂春生嗅到了一丝不同以往的味道,改革会迂回,但一定?是继续深化的。
“你们手头要是没?有钱,就从?我?这?儿支两?千出?去,务必要把家里要用的东西这条线守好,万一到时候发生哄抢,我?们三个恐怕都没?时间?去商店门口挤。”桂春生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周长城和万云自然没敢要桂春生的钱,年初六的那日他?们三个都没?出?去,把家里的东西全都登记完,初七的时候,开着桂春生的车,沿街找已经开门做生意的店铺,三人没?有顾上这些价格仍处在过年的高峰期,咬牙都付了钱,吃用的东西买了几大箱,等点完数,才放下心。
桂春生往日里爱写写字,他?又常年在报社工作,跟一些文具厂有合作,就掏了两?千块,囤了一批墨水和写字笔,放在书房里,几乎把整个书房堆得?无法落脚。
周长城和万云那日看到桂春生把这?些东西拖回来的时候,两?人都震惊得?无以复加。
尤其是万云看着那一箱箱黑色和蓝色的水笔,眼?睛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