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将妖妃周氏送去大理寺,另一派则为萧国公与淑贵妃辩解,称太子遇难与萧家无关,萧国公戍边多年劳苦功高,陛下不能寒了忠臣良将的心,甚至其中还有一小撮大臣上折子要求改立新的储君,新储君的人选自然是淑贵妃膝下的皇子……

只是现在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谢珣的死与淑贵妃和萧国公脱不了干系,与此同时,在清理谢珣的遗物时,在他的书房中发现了更多关于淑贵妃近些年来笼络权臣,卖官鬻爵,暗中筹银送往西境豢养精兵的证据。

皇帝悲痛之余,只能先将淑贵妃褫去封号,打入冷宫等候发落……

在朝中喋喋不休的争吵中,又传来萧国公私自带兵离境,十万大军往京城压来的消息,颇有为淑贵妃撑腰的意味。

皇帝连下三道急令命令萧国公停止带兵入京,然而对方却并没有停下脚步。

偏京城的禁军与三衙下的厢军有大半被控制在了萧家的手中,皇帝无奈,只能求助毓王谢瞻,毕竟他手中的兵力不在萧国公话下。

谢瞻却表示南境的兵远在几千余里,就算现在调兵,也来不及阻止萧国公。

此时皇帝幡然醒悟了过来,忽然明白了这一场动乱的背后,究竟是何人在搅动风云。

“你想要什么?”皇帝问他,“你想要看朕与萧国公反目,打个两败俱伤,你好坐收渔翁之利?”

谢瞻笑说不敢:“臣弟只是爱莫能助。”

皇帝目光幽深:“你还在因为那件事记恨朕?”

谢瞻但笑不语,目光却逐渐变得冷冽起来。

皇帝龙颜大怒:“谢瞻,为了一个女人,你居然记恨了自己的兄长十年?你设下这局,惹得朝堂动荡,社稷不稳,甚至一个不慎就会引发矢石之难,血流漂杵,竟然只是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人?”

谢詹勾着唇,眸子里却一丝笑意也无:“既然她对皇兄而言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人,当初皇兄为何不肯让与我?”

“她本就是朕的,为何要让与你?”

“皇兄,”他看着盛怒的皇帝,悠悠道,“这可不是你求人的态度……”

*

姜荔雪回京之后一直住在皇后娘娘的宫中,皇后担心她在东宫睹物思人,会做傻事,便将她安置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她事先与皇后说了她会梦游的事情,皇后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半夜被水芝叫醒后,看着她一个人穿着白色的寝衣在宫苑里到处晃荡,嘴里念叨着找太子,还是感到既惊骇又心疼……

皇后虽然也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但是在没有见到儿子的尸体之前,她是不相信太子是真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