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差一人,有人举荐张士昭,吏部郎中苏和宜站出来反对。两人是同届考生,当时就彼此看不对眼,张士昭嫌苏和宜太圆滑,苏和宜说张士昭假清高?。】
唐诗无语:【就这点文人相轻?我还以为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瓜瓜:【还有呢,当初工部侍郎杨大人榜下捉婿,杨小?姐可是京城出了名的才女,相貌也极为出众。这两人都是杨大人考虑的对象,但因为两人不对付,彼此拆台,闹得不大好看,最后杨大人就将他们俩全?排除了,然后两人的梁子更?深了,这么多年?的一直唱反调,是出了名的不对付。】
其实随着?杨大人告老?还乡这么多年?,这桩旧事已经?很少有人记起了。年?轻一辈,还有外地入京的官员压根儿都不知道。
如今被瓜瓜翻出来,两人脸色都有点难看,彼此又埋怨了起来。
“呸,谁记恨你了?我是就事论事,春闱主?考,乃是众多考生的座师,当选精通文学、持身谦谨者,你哪一点符合?”苏和宜反击。
张士昭不服气:“我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在翰林院任职,哪里又不符合?”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将当年?参加会试的一些小?糗事都倒了出来。
唐诗看得目瞪口呆,跟瓜瓜点评。
【有种小?学鸡吵架的既视感。】
虽然不懂小?学鸡是什么,但大臣大概能猜到意思,确实,这两个人加起来都快一百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都二十?年?前的旧事了还翻出来吵。
甚至连当初苏和宜骗一个考生的烤肉吃这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揪出来了。
瓜瓜:【其实还有个更?有意思的瓜呢,宿主?要?不要?听?】
唐诗:【你说这个我就不饿了,快!】
瓜瓜:【嘿嘿,他们俩的儿女披着?马甲偷偷好上了。】
哇塞,这可是个劲爆的大瓜。斗鸡眼一样相互看不顺眼,拆台二十?余年?的两个家伙要?结为儿女亲家了吗?
大臣们都不管苏和宜二人了,全?神贯注听瓜瓜的八卦去了。
就连正吵得起劲儿的苏和宜跟张士昭也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彼此怒瞪着?对方,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
他们可是三天两头在家里跟夫人儿女抱怨这个死对头的。
唐诗差点给他们鼓掌:【好有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