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碗粥。”
店员原本坐在板凳上看手机,时不时搅和一下温在锅里的粥,见有人来了,也不起身,但还是收起了手机看向对方说:“请先登记身份证有带吗?如果有的话方便给我核实一下吗?”
登记的簿子就摆在台面上,笔是防止被顺走而连着底座的,看上去不像是粥铺,而像是需要填表的地方。
会来这种正规经营了数百年的施粥铺的人,大部分也不是会来捣乱的,毕竟这个家族在本地多有势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谁也不会闲的没事去给自己找不痛快。
登记完毕,信徒顺利地拿到了一碗粥。
晶莹透亮且煮开了米花的白粥香气扑鼻,就算不配小菜也能喝上一整碗。
潜淆见状,有点儿想知道那粥是何种滋味,但作为神明,没必要分走这本该接济一个身处困难之人的粥。
喝完粥,信徒又有力气继续和神明走下去了:“邪神大人,我家那施粥铺的粥味道真不错啊,但要是改成了商业性质的粥铺,估计就很难保持这样的品质了。”
“为何?”邪神对此有点儿不解。
能赚钱,那不应该更有动力做好吗?
要知道,有供品拿的祈愿和没供品拿的祈愿,神明肯定是愿意接前者的。
只是向他祈愿无需供奉,不然在这方面估计也会卷起来。
他希望在祈愿这方面做到尽量公平,而不是像一些同事那样几乎就是公开竞价。
但供奉较多的信徒,他实现祈愿的时候也会更加关照一些。
毕竟从供奉的量上来看,是最容易看出信徒是否虔诚的了。
有一些人整日里口口声声说着信奉,可几十年都没供过一份供品、上过一炷香纯粹的精神信仰在当下已经不适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