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她做什么,都是该我受的,她不会有错,”
他微微仰头,难掩自厌,“我身边不留以下犯上之人,再有下次,你们就不必跟在我身前伺候了。”
此言一出,王勇王武二人当即叩首称,“是!”
…………
另一边的大理寺大堂,案子已经开审。
这个案子的证据链是早就完善,且已经给皇帝陛下过目了的。
这一次的开堂会审,只是走个过场。
不过,即便只是走个过场,也要从头到尾的审问一番,将个中细节一一辨明。
如此才好盖棺论定。
这毕竟是牵连多个世家的大案,一天是审不完的。
犯人一个一个提上来,书记官手书的卷宗也渐渐厚了起来。
从正月初六开审,直到正月初十,才正式审完一轮。
皇帝陛下日理万机,当然没有功夫去听这些细枝末节,这几天没有露过面。
作为主审官的石原卿和陈子泝两人忙的脚不着地,时不时还要入宫一趟,禀告进程。
大多数时候,姜翎月都在场。
少数她不在场时,祁君逸回头也会十分妥帖的,将案子的进展告诉她。
其实,在知道皇帝陛下打算怎么处置这些人后,姜翎月已经不怎么关心这案子了。
走个过场而已,她有什么好关心的。
这些天,她也忙的很。
眼看着已经翻年,各地修建女子学院的事刻不容缓。
她要圈定派出京城办差的人选,真是缺人缺的紧。
早就惦记上的后宫妃嫔,姜翎月是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毕竟皇帝陛下还没有正经大选过妃嫔,各地官员们也不曾进献美人。
这会儿能入宫的,无一不是出身名门大族的贵女。
她馋啊。
不过让人家为自己效力这事儿,没有强买强卖的,总归还得人家心甘情愿。
所以,姜翎月这几天在一一问她们的想法。
一共三条路。
要么归家再嫁。
要么去镇国寺,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要么入内廷为官,走出花团锦簇的内宅,去同男子一样争名夺利,为自己争得前程。
内宅妇人们的宅斗手段,虽然也是勾心斗角,但放在波云诡谲的前朝斗争中,就有些不够看了。
姜翎月也不瞒她们,她把话说的很清楚,若选择后者,随时会有性命之忧。
最后,一共十三位低位妃嫔,只有七位选择了入内廷为官。
剩下的六人,要么是碍于家里的立场,得了父兄吩咐,有心也不敢违逆自己家族。
要么是自己打了退堂鼓,不愿以身犯险。
毕竟都是养尊处优的世家贵女,朝夕之间让她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上进心人人都有。
但用命去搏前程,在很多人看来就没必要了。
姜翎月虽遗憾少了六个可用之人,但也没有勉强。
低位妃嫔做了选择,就剩高位妃嫔了。
三妃之中,惠妃被废,她是执掌过内廷的人,心机手段都了得。
皇帝陛下用她管理后宫都用的十分顺手,姜翎月更是爱才心切。
又考虑惠妃前世今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谋害自己,便也愿意摒弃前嫌,抬她一手。
她让鲁世子专程去劝导了几次,现在就等对方态度了。
而贤妃、淑妃两个则不同,这两人前世就跟她的死息息相关,今生更是连带着她们的母族都意图谋害自己,姜翎月容不下她们。
现如今两人进了掌刑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