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都要觉得,姜翎月蛊惑了帝王,生出夺权之心了。

其他守旧派老臣倒不至于真的以下犯上,但刘、李两家不同。

她的椒房独宠,挡的是淑妃和贤妃的路。

如此一叠加,可不得对姜翎月恨之入骨吗?

尤其是永乐候府。

当年,侯府老封君离世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姜翎月这位外孙女。

怜惜外孙女生而丧母,担心自己去后,无人善待她。

而这个世情,对一个姑娘家最好的安排,就是给她定一门好亲事,寻一个能护住她的夫家。

其实真计较起来,姜翎月身上是有婚约的。

她还在娘胎时,就已经跟大舅嫡长子,永乐侯府嫡长孙指腹为婚。

只是没有交换庚帖,正式下聘。

侯府老封君在缠绵病榻的那段日子,最后的遗愿就是想亲眼看见两个孩子定下婚事。

姜翎月年纪虽小,却也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

侯府上上下下所有主子基本都来了。

她跪在病床前,手被苍老的大手紧握,外祖母没办法再庇佑她,所以,迫切的想要大舅和大舅母点头应下婚事。

但老人家的期望,注定落空。

当然,大舅母没直接说嫌弃这位外甥女没了母亲,还不得父兄喜欢。

她给出的理由是,两个孩子太小,不急于一时。

大舅则是默认。

哪怕这是自己母亲临终的遗愿,这位侯爷也依旧不肯点头应允。

因为,他的嫡长子日后是要继承侯府爵位的,岳家在政途上是一桩巨大的助力。

绝不能草率定下。

当着满屋子人的面,被拒婚,姜翎月面红耳燥,头一回体会到羞愤欲死之感。

可她还来不及羞愤太久,握住她的大手却渐渐失去力气,直至彻底松开。

老人家带着不舍离世。

为此,姜翎月还遭受了侯府几个表姐、表弟们的一连串冷嘲热讽。

年幼的她才明白过来,侯府的‘亲人们’,其实都不喜欢她。

连同舅父、舅母在内,都不喜她。

外祖母的丧礼上,她的几位舅舅和舅母连浮于表面的慈和都没有,待她冷淡的似陌生人。

生怕她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勒令长子不得同她走近。

后来,她就再没有踏足过侯府的大门。

昔日的种种龃龉,后面多年的不闻不问,在李家人看来,这个外甥女算是彻底交恶。

姜翎月得势,他们不但沾不到光,恐怕还要被收拾。

沈家的例子,就那么血淋淋摆在那儿。

不由得他们不害怕。

沈氏就不说什么了,姜翎馨可是她亲生妹妹。

尚且被发落去劳军,他们这些表亲,还能落个什么好?

姜家也是如此。

姜邵父子三人,同样怕的很。

跑马场上的决裂,不但没有救出劳军的妻女,反而让姜邵见识到这个已成贵妃的女儿究竟有多心狠。

被禁军送回家后,看着府里的一景一物,许许多多被忽视的事情尽数浮现。

每想起一桩姜翎月受磋磨的往事,心里的惧意便更深一份。

到后来,他们自己都觉得,以姜翎月的心狠记仇,那十余年里的冷待旁观,足以让她对他们出手惩治,如今不出手,大概是故意折磨他们,就像猫戏耍老鼠一样。

像悬在脖子上的一把铡刀,只要她还受宠,一旦她哪日心中不爽,随时就能发落了他们。

就在他们提心吊胆之际,李家找上门来。

同样害怕姜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