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所以从此这两个人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答:是的。

问:B先生,为什么这次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受贿案的这两位主犯都已经死亡,法律不会?再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出于官方的名声考虑, 警方也不会?主动披露该案细节。但民众有知情?权, 也有憎恨的权力。

问:憎恨的权力……

答:我所说的都有证据, 如果存疑,可以联系我, 我的电话……

问:B先生, 不不,您这样的话,匿名不是白匿了吗?

答:抱歉。

报纸编辑把最后?这段小对话也放了上来,将整个采访的沉重氛围提亮了一些。

“我还?挺好奇B先生的, 如果他的电话号码真?的登报,我第一个就打过去了。”沈越冬摘下护目镜, 调侃道。

周阵沉默了片刻, 把报纸折起来。

和沈越冬有关的第一个案子错综复杂。

四年前的违禁化学品/爆/炸案,受贿案, 盛瑛被谋杀案,盛瑛假死案,四年后?的联安局副局长汽车自燃事故,詹明家火灾案,储物柜□□案,袭击警察案,局长被杀案,副局长被杀案,高速车道爆/炸案。

环环相扣。

一个罪行引出另一个罪行,为了遮盖一个谎言开启另一个骗局。

“四年前那段窃听?器录音,小叔说根据回?音判断并不是在爆/炸现场录的,而是在其他地?方事先录好的,是吗?”周阵忽然?问她。

沈越冬没想到周阵会?直接问她,她疑惑道:“你不是说想自己找真?相吗?”

周阵抬眸看她:“我心里已经有猜测了,只是找你核对一下。”

沈越冬:“你要核对什么?确实不是在爆/炸现场录的。”

周阵站起身:“不,那是他们第一次想杀你的时候,你录下来的。”

他在距离她两步处停下,乌黑眼睛紧紧盯着她。

“他们第二次试图谋杀你,才是官方认为的爆/炸现场。”

“可是第一次也不是假的。否则你不可能完整地?复述那些匪徒和你的交涉过程中?的线索,你不可能完成那个情?报报告。”

周阵见过她逃生时的样子,那时她刚从被爆/破的围堵现场逃出来,浑身无力,满身血污,蜷缩在角落里休息。

那时他从阁楼上走下来,看到了她。

黑暗里,她的呼吸微弱,他几乎以为她快要死了。

她给别人布下的假死局都是轻而易举,主角基本上不用经历危险。

唯独她自己,她面临的几次谋杀都有真?实的对手。

杀意和恶意像雾瘴一样缠绕她,而她奄奄一息地?逃出生天。

她根本不是假死,而是拼力逃了出来而已。

周阵想。

**

沈越冬不会?想到她的形象在周阵心里又?加了几层滤镜。

她切完洋葱,把护目镜放在一边。

周阵应该拼凑出第一个案子的真?相了。

而第一个案子里所有的犯人,不管是死人还?是活人都受到了制裁。

泰晃化工,联安局那两位,杀手,纵火的保姆。

没有一个人逃得过。

她对叶知说过,这次她不会?再使用非法的手段干预这些事了。

所以她借着这些完成了第一次复仇。

和之前狠辣的反派作风不一样,这种手段更为细水长流,几乎看不出她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但慢刀子也是刀子,甚至更为深刻。

唯一在她意料之外?的是那个主动爆料的B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