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琳·德·美第奇为外国人。很多?人还用凯瑟琳·德·美第奇的血统说事,坚持美第奇家族连贵族都不?是,只是意?大利的暴发户,特别是有些大贵族出身的女性,她们甚至不?屑于对凯瑟琳行礼。

这是赵贞吉访问过奥兰治女亲王夏洛特德·莱昂等常住无忧宫的法兰西贵族后?得出的结论。

他的笔记记载了他与多?位法兰西贵族的谈话记录。其中?多?位贵族都明确告知赵贞吉,关于凯瑟琳·德·美第奇的流言,很多?都是法兰西贵族自己放出来的。

赵贞吉分析,凯瑟琳·德·美第奇对儿子亨利三世的特殊态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亨利三世是她仅剩的笃信天主教的儿子她当时仅存的两个儿子中?的另一个弗朗索瓦选择了新教阵营。

因为亨利三世是天主教徒,跟弟弟相反,俨然成了母亲唯一的依靠,所?以凯瑟琳对这个儿子格外宽容。可是她的性格早已定型,她对亨利三世越是宽容,对其他人就越发严厉。

赵贞吉没有排除凯瑟琳毒杀孔代亲王妃玛丽·德·克莱夫的可能性。但是他分析了当时一系列流言八卦背后?的政治博弈,以分析欧罗巴人的思维逻辑。并在后?来的笔记中?提供了更多?的资料进行佐证。

他留下一段名言,被后?世谍报系统视为黄金法则:如果?对市面上被狂热追捧的流言和新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你就有九成七的可能得到准确的情报,甚至能预测未来。

第697章 赵贞吉的困惑

赵贞吉用他的学说很早就预测出, 法兰西国王亨利三世的王后来自于洛林家族,鉴于洛林家族嫡系没有合适的女性,这位未来王后很有可能是洛林家族的旁支。

这个预测在半年后得到证实。

可是他的学说却在朱厚烨身上折戟。

赵贞吉在自己的笔记上清楚地写下自己的困惑。

抛开表象看本质, 很多内在的东西, 东西方是相通的, 比方说取天?下以供一人。

华夏历朝历代的君主?们, 明?君也好昏君暴君也罢,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欧罗巴也一样。哪怕欧罗巴各国宫廷对私生?活的态度让赵贞吉极度厌恶也没少在笔记里口诛笔伐,但是欧罗巴君主?们背后的目的跟华夏的君主?们没什么两样, 无论是比武会还是城堡,抑或是情妇、宗教信仰, 其实都是彰显王权、巩固王权的工具和手段。

可是朱厚烨的很多行为无法解释。

举个例子, 遍布荷兰王国和他的直属领地上的每一个城镇的启蒙学校。以大明?和欧罗巴各国作为横向比较和参考,就可以很轻易地看出, 以前欧罗巴各国的王族和贵族资助大学, 主?要是资助神学院, 说是注重?学问, 不如说最初目的跟宗教信仰有关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大明?官学基本只?到县级,尤其是跟江南文风昌盛的地区,能进入官学学习的, 至少是秀才?。

这就是一个投资和回报的关系。

从神学院出来的学生?很容易成为乡绅,属于平民阶层的天?花板,他们从事律师、会计师等职业, 在方方面面为资助过?他的贵族乃至王族提供服务, 守护他们的恩主?的财富和权力?;在官学学习的秀才?属于士绅群体, 他们进一步深造通过?考试就是举人,举人如果不继续科考, 也可以进入官场成为大明?基层官员,在这些人身上进行投资的商人也很容易获得各方面的回报,进而有可能完成改换门庭的华丽转身。

明?代的商人活得有多憋屈,转换身份变成乡绅之后,好处又有多少都是可见的。

在大明?,员外这个称呼来自于员外郎。向朝廷捐献一笔巨款,就能获得员外郎这个虚衔,哪怕不会读书、哪怕不用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