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走后,粮草辎重,皆由我兼责。”杨乃春说。
“这!”元宝嘴快,下意识便惊呼出声。
杨乃春笑:“金将军别慌,将军心里有你。他收到石晴大捷的消息,满意之至,知你与吴将军辛苦。我来之前,他已经着手在为你们拟定赏赐了。”
元宝还未想好要说什么,便被他一句话掐住了七寸。
只得怏怏坐了回去。
“芳时,夫人已为之后的粮策筹谋许久,临阵换将,实在是不太妥当。”吴移却开口劝。
他话虽说得沉稳,但心中也不由得为韶声着急。
甚至连“临阵换将”都说出来了,直接将韶声当作军中的将领看。生怕她的功劳被抢走。
杨乃春摇摇头:“这是将军的意思。”
吴移便无话可说了。
但他仍向韶声的方向连看了好几眼。
示意她说些什么,为自己争取争取。
韶声却对杨乃春说:“好。我随金将军回去。”
“但我这里有份粗浅的方案,是我与吴、金二位将军商议过后,对往后粮草之事的一些见解,也总结了我这些时日的经验。杨将军可拿去看看,说不准用得上。”她将记录自己方案的册子递给杨乃春。
她本想着,再次与吴移元宝议粮时,可用上这本册子。
既然将军叫她回去,便留给后来人吧。
她刚忏悔过自己因私废公的小心思,并引以为耻。
警醒自己要做个高尚的人。
自然不会同元宝吴移一般,不忿她的功劳被埋没。
无需在乎功劳的归属,而要在乎事情是否完成。
这才不算因私废公。
韶声想。
可杨乃春接过韶声的册子后,翻看过几页,反应却十分奇怪。
并不轻蔑,也不赞赏,没有小人得志的嫉妒,也没有故作高深的面无表情。
他的情绪丝毫没藏,也藏不住。
全在打量韶声的视线里了。
是混着惋惜、不解、遗憾、担忧和伤心的,复杂的,一种视线。
他合上韶声的册子,将它郑重地收进怀里:“多谢。”
而后,转头扬声叫吴移:“不易兄,你随我来,我有些私事要同你讲。”
第七十九章
回程路上,元宝心里始终过意不去。
杨乃春来时给他吃了定心丸,说将军心里有他。
他知杨乃春没必要在这里骗他。传出来的消息定是将军示意的。
也就是说,他无需担心自己行事是否不当,将军对他南征所出之力有数。
自己最记挂的事情落地,他便免不得要操心别人。
这乃是他过意不去的原因。
他担心韶声当真就做了不清不楚无名英雄。
便劝韶声,让她自己跟齐朔提:“夫人,杨将军虽传话来,要我护送夫人回中都,但他毕竟不是将军本人。有些事情,夫人还是亲自同将军确认为好。将军治下公平,会体谅夫人一路的辛苦。”
将军只有柳夫人一位夫人。
且他知他们少年故旧。理当亲密无间,适当邀功也不无不可。
韶声笑笑:“多谢金将军提醒。”
元宝听着,觉得她仍像之前一样不在乎,又强调一遍:“夫人定要记得。”
韶声只好随口换了个话题:“我看南方百姓,比之于北地,衣衫褴褛了些,将军可知这是为何?”
说完才发现不妥。
简直像是兴师问罪。
像是元宝说了她不想听的话,得罪了她,所以故意拿这种话出来恶心人。
但话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