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我看谁敢!」

太子广袖一挥,牢牢护住初娘。

大理寺少卿义正词严,「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太子这是要当着百姓的面徇私枉法吗?」

我不禁在心中为他鼓掌叫好,带他来果然没错。

虽然平日里我总嫌少卿固执古板,可关键时候他自有其原则,绝不会畏惧强权。

刚才我们一路来吸引了不少人,现在百姓都在门口一边张望一边指指点点。

饶是太子想保初娘,当下也不得不先同意大理寺将人带走。

「安昭,你真是好样的。」

听着太子咬牙切齿的声音,我抿唇道:「兄长这是何意?」

他没有回答我,冷哼一声便阴着脸离开了。

8

太子回到东宫后,和太子妃大吵一架。

但太子妃的母家是朝中根基颇深的太傅府,碍于这点太子也是动不了她的。

没过多久初娘就被放出来了,太子随便找了个东宫里的丫鬟当替死鬼。

小丫鬟也承认是她偷的夜明珠,而后栽赃嫁祸初娘。

我暗中找人用死囚替换那个丫鬟,给她些银两放其归乡去了。

经此一事,众人都知道东宫不和,再无人敢插手初娘这个烂摊子。

太子不死心,后来又去拜访了几个皇室宗亲。

大家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皆避之远之。

加上太子声望下降,不少御史大夫上奏弹劾他耽于美色不务正业。

父皇勃然大怒,命太子闭门反省,而后竟直接给气病了。

不知是天意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父皇这一病病了许久。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又在受罚中,那些积压的奏折开始陆续送往凤鸾宫。

起初礼部那些老家伙们不同意,声称不合规矩,母后没有刻意压下这些言论。

但日子久了,国事不仅没被耽搁,反而处理得比父皇没病时还好,异议自然而然越来越少。

9

初娘美梦破碎,沉寂多月后终于决定嫁给太子,以妾室的身份。

按理来说,妾室不可穿正红嫁衣。

可我的密探查出,太子为初娘在布庄豪掷千金秘密定制了一件火红色的华贵嫁衣。

我猜太子妃不知道这事,便让人传话告诉她。

「东宫又闹起来了,太子还当众打了太子妃一个巴掌。」

我听着盛寻打探来的消息,面色冷漠。

当初太子糊弄得太子妃对他死心塌地,娶亲时更是一连篇的海誓山盟。

现在他稳居太子之位不过数年,便开始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了吗?

也好,他若不是这种人,我还没机会将他拉下来呢。

告知太子妃嫁衣之事,我的本意只是想让他们成婚也不痛快。

没想到太子妃竟趁着初娘去山寺上香的时候,直接找人毁了她的清白。

初娘羞愤至极,闹着要去寻死。

太子勃然大怒,当场就休了太子妃,和太傅一派彻底撕破脸面。

至此,太子失去了他背后最大的靠山。

太傅也不是好惹的,事后拉着同僚上折弹劾太子宠妾灭妻德不配位,言辞激烈处甚至还提到要废太子。

朝堂之上天天吵得鸡飞狗跳,父皇的病刚好一点又被气得起不来了。

最后是母后以太子德性败坏不宜住在皇宫为由,让他出宫建府。

太子是东宫之主,出宫建府分明是废太子的前兆,可又没有任何废太子的旨意和诏书。

朝野上下,一时议论纷纷。

10

太子的府邸和我就在一条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