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将士,是将士之福,将士尽心守卫边关,亦是天下万民之福。”

众臣反应过来,跟着云望归一起夸赞起来。多夸两句,免得陛下当场反悔,开口就要三两五两。

下了朝,皇帝把岁庭衡带回御书房,哈哈大笑道:“我儿此计甚妙,他们果然同意了!”

“前有张御史言行不一,后有你的奏折打动人心。”皇帝把岁庭衡肩膀拍了拍:“吾儿甚慧!”

“是父皇信任儿臣。”岁庭衡心里明白,此计算不得巧妙,全靠父皇能豁得出颜面,以及他从不忌惮自己。

“我不信你信谁?”私下里,皇帝很少在妻儿面前称朕,他坐到御案前,看着满桌的奏折发愁:“你要是愿意当皇帝,等三年孝期满,我把皇位也给你。到时候我带着将士出征,你在京城处理朝政。”

这些奏折看着就头大,偏偏文臣还爱咬文嚼字,短短两年时间,他头发已经稀疏了许多。

“父皇。”岁庭衡叹息:“请父皇不要说这种话。”

意识到这话不妥,皇帝干咳一声,翻开奏折问:“听说昨夜你回来得很晚?”

“路上有些事耽搁了。”岁庭衡把重要的奏折放到左边,“请父皇放心,在册封大典前,儿臣不会再出宫。”

“那就好,这几日在宫中好好休息。”皇帝瞥了眼岁庭衡眼下的青痕,取笑道:“不好好睡觉会变丑,小心你未来太子妃嫌弃你的容貌。”

岁庭衡整理奏折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又恢复如常:“父皇说笑了。”

“偶尔熬夜也没关系,我儿文武双全,貌若潘安,定不会被太子妃嫌弃。”皇帝没有发现岁庭衡的异样:“你若是喜欢哪个姑娘,只管告诉父皇,父皇给你赐婚。”

岁庭衡翻开一本奏折,语气平静:“父皇,儿臣暂时无心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