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作记名弟子的姑娘,这才把人对上号了。
王保贵家里三个孩子,儿子们都是半大小子,正是吃穷老子的年纪。
他想不到殷莳这样大方,闻言,他眼中露出喜色,忙抬起屁股给殷莳行礼:“多谢少夫人。”
殷莳道:“你多费心。”
又道:“我这边没什么事了,你先回去吧。”
王保贵知道她是有话要和赵宝金说。
赵宝金本来只是门子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厮,只因为娶了殷莳从前的贴身婢女,忽然被临时分派给了殷莳做陪房。据说是殷莳自己开口要的。总之大家都羡慕不已。
王保贵知道,跟自己比起来,赵宝金更接近于殷莳的“自己人”。
他识趣地告退,留给他们空间说话。
殷莳对宝金笑道:“你也别羡慕他,他资历老,管的事情多。”
她给王保贵补贴,赵宝金明显羡慕了。
宝金笑道:“羡慕肯定还是羡慕的,但这是保贵叔该得的。我这几日跟着他,很是学了东西,长了见识。”
赵宝金的性子,殷莳从云鹃那里已经了解过了,但也一直没机会直接打交道。今日一看,果然是个性格不错的年轻人。
她问:“从怀溪出发前,我让云鹃教你识字,学得怎么样了?”
宝金回答:“夫人给的那两个话本子,我基本已经可以通读了。便有些还写不对的,放在句子里连着看,也能认识。”
“那就行。也不求你多大学问,但也不能大字不识。”殷莳告诉他,“我这点嫁妆,王保贵一个人打理就够了。你,我想让你跟着翰林行走。”
宝金喜出望外。
殷家不过商人之家,县太爷来了,殷老太爷都得热情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