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娘则是性格豪爽直接,不会扭扭捏捏,之前还总是帮着苏莞说话,最看不惯那些目中无人的人。

但她也很热心,请她帮些力所能及的忙她都会帮。

陈大娘有两个闺女一个儿子,两个闺女都已经嫁人了,还有个十岁的儿子,在村里的秀才办的学堂念书。

赵大娘有两个儿子,已经娶媳妇了,孙女孙子都有了,两个儿媳也挺乖巧听话,妯娌之间关系十分和睦。

只有做婆婆的会做人,会调和,家庭才会和睦,一般来说,能把家治好的女人,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苏莞去找姜生说买地的事,她已经了解过了,按照市面上的价格,一亩地是二十两银子,地里年年能出粮食,自然贵,他们家有三亩地,已经慌了许久,最多只值十五六两,但是苏莞还是按照二十两一亩买下。

姜生是很不好意思的,那地他自己也不种,荒在那里,现在苏莞要买,还给这么高的银子买,就说少给点得了。

但是苏莞已经把银子给准备好了,六十两一两不少,之前拿了地契,这三亩田以后就归她了。

不仅如此,苏莞还聘请姜生夫妻,以后帮自己打理花田。

打理花田比种地简单,平时浇浇水,除除草,去去枯叶,但是他们一旦要做这个事,松土,锄野草,播种,都得亲力亲为。

前期苏莞会在旁边协助,告诉他们,什么花该怎么种,什么花每几天浇一次水,浇多少,那都是学问。

襄州府气候宜人,没有什么旱灾和雨水灾害,降雨量还算正常,种植花草比较适宜。

而且,到了夏天,虽然也热,但阳光不算猛烈,花草也能存活下来。

这个地方,就相当于现代的云南一带,本就是适合种花的。

但这个时期,人们对于花草的欣赏,除了一些达官贵族,名门世家喜欢以外,老百姓们都不是很在意,毕竟在他们看来,能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

苏莞给他们开工钱,一个人三两一个月,不用出远门,就在家附近,还能顺便照顾长辈,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田里没事的时候,就去苏家帮忙,给皂做包装什么的。

姜生收了买田的银子,当场又拿出来四十两,还给苏莞。

“苏莞,这四十两是欠江遇的,他说了,如果他不在的话,这银子就让我还给你,现在我把银子还给你,心里也就没有负担了。”

姜生拿了银子,并没有想着要存着,而是第一时间就清账。

苏莞也没有拒绝,把银子收下了,到时候有机会再见到江遇的话,再还给他也不迟。

而且,姜生夫妇现在有事情做了,她每月给开月例,两个人加起来六两银子,家里三口人,够用了。

节省一点的话,还能存下来不少呢。

第135章:二哥的偏爱都藏在细节里

“行,那你们以后就不欠江遇了,这银子我日后也会转交给江遇,从明天开始,下地干活,先把草给拔干净,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

现在是二月,这种子肯定是越早播越好,每个季节的花都不同,花期也不一样,苏莞还想着,到时候打几个竹子编制的棚子出来,种上月季蔷薇爬满整个棚子。

之后,再在里面放上蜂箱养蜂,让鲜花物尽其用,蜜蜂采花蜜,变成蜂蜜,蜂蜜的营养价值高,还可以外销,是稀罕物,蜂胚可以做成蜂蜡,也算是物尽其用。

到时候,羊奶皂的专卖店一开张,肯定不能只卖皂,还得拓展一下别的业务,鲜花也可以做成口脂和胭脂。

她利用现代的知识,拿花油,蜂蜡做出来的口脂,可比现在这里卖的这些好用多了,而且,她手上还有几个古法美容膏的方子,都是在网络视频上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