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添些趣味,又给了后妃们在皇帝面前展示才能的机会。好不容易在宫外,没有那么多嫔妃相争,就只三个人,齐沅、林贵人、沈常在,三位主子都铆足了劲,在自己院子里大肆折腾。都想压另外两个人一头。
一群人中想出挑不容易,三个人争第一还难么?尤其是齐沅,命每个宫女都想三个法子给她,取最妙的一个,一旦采纳,重重有赏。
佑春的机会又来了。
124|第124章 献巧思
所谓兰夜斗巧,第一次当凡人的佑春也是暗暗地听了宫女们议论,才知道是什么。
这游戏本就源自于宫廷。
乞巧节,女子们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祈盼针线手艺等技艺精湛,也乞求美满姻缘。所以为显女子的灵巧智慧。在乞巧节这日,宫里便兴起利用食物、瓜果等物构造形象或景观故事等观赏妙用较高的景观,再比拼巧思及手艺,既能令参与者展示其聪慧能力,又能为观赏者带来趣味热闹。
后来广为流传,极受各阶层人士欢迎。
姜太后设这场兰夜斗巧,就是为了给三位后妃创造显露才能的机会。方便她们光明正大地讨好拓跋危。
然而私自关起门来,都想赢的嫔妃们,又有谁愿意自己独自动脑筋,当然是广召良计,假以他人之手,只要能赢。
齐沅才得了后宫唯一的赏赐,又是目前位份最高的,以她清高的心气,怎么愿意屈巨人下?所以她狮子大开口,让她身边无论男女,每个宫人都献策三条,集思广益为她挣脸面。
佑春随意想了两个充数,而最重要的一个,掺杂了她大大的私心。
她极具趣味的巧色令齐沅耳目一新,当即选为头名,命宫人们准备制作。
而佑春不需要做那些琐事,她只用负责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经过几日忙忙碌碌的准备,搭建兰夜大赏的各种果子面点折腾来折腾去,浪费了不知多少食材,堆建的俱是外形最美观最成功的。
完善以后,在最外面盖上一层绸布,只等夜宴上呈给太后与皇帝赏看。
如果在民间,粮食珍贵难得,兰夜斗巧的赏物或许真要拿来吃的,但是在宫里,最要紧的是好看,没谁会去吃,所以味道与能不能吃都是其次的。
看热闹谁都喜欢,因此哪怕拓跋危不喜欢跟一堆麻烦的莺莺燕燕待在一处,因为有兰夜斗巧可以看,所以没有拂姜太后的面子,少见地一直安静坐在上位熬着。
由于齐沅的赏物特殊,拦起来遮得严严实实的,谁也不许看,只有佑春在里面守着。不知道惹了多少好奇心。
议论声传进姜太后和拓跋危的耳朵里,两个大主子因为需注意仪容和威严没有失态,但也都暗暗好奇。好不容易用罢晚膳,姜太后刚喝完漱口茶,忙命人撤席摆桌,开始兰夜斗巧。
因为只有三个赏物,数量不多,所以宫人摆了三张桌子并排着放,方便主子同时赏看对比。
绸布一掀开,三件样式各不同的赏物呈现,人人都先往齐沅的东西上瞧,只见那东西精美是精美,却没有什么格外不同的。
摆放赏物的桌边站着嫔妃们的宫女,为太后和皇帝展示赏物的精妙,或讲解。
替齐沅出面的正是佑春。
三名宫女,姜太后只认得她,因此太后特地让另外两名宫女先说,给佑春压轴。
林贵人的赏物是用西瓜、梨子、苹果等物雕刻组合的“龙腾四海”,造型虽然精美,却老生常谈。宫里的主子每年不知道要看多少关于龙凤、瑞兽等物的东西,并不觉得稀奇。
沈常在的是用面点捏的织女仙子,用发面造型后蒸熟,再涂上颜料,看起来比较难且费事,但观赏性却不高。首先仙子的脸和身段就不够曼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