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忙不过来的时候, 林晚嫣也会请赵雪兰过来坐镇。没有任何二话,是给了银钱的。

看林晚嫣整出这么大的阵仗,无法避免的,林二婶和林三婶也跟着心动,想要一起学织布了。

“晚嫣,三婶不要银钱,学了以后帮你干活, 成不?”林三婶这话是真心实意的。

之前她娘家出事,要不是有林晚嫣帮着开口, 林老太太不一定会那么轻易答应帮忙。

而林老太太之所以能拿的出来银钱帮她娘家,说到底还是多亏了林晚嫣年前帮着老林家积攒了足够的家底。

这些, 大家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林三婶也不例外。

“三婶想学就一起学,银钱肯定是要给的。”林晚嫣没有一开始找自家人, 无外乎是不想牵扯到银钱纠纷。

但如若林三婶主动提出、又确实想学,林晚嫣也不会拒绝。

至于不给银钱,肯定不存在的。只要干事, 肯定得给银钱,这是不管走到哪里都亘古不变的道理。

一听有银钱拿,林二婶立马也跑了过来:“晚嫣晚嫣, 加二婶一个!二婶也要学!”

“可以!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 活干好了才有银钱拿。活干的不好,就跟族人们一样, 没银钱拿。实在太差的,还会被扣银钱。如果二婶三婶都能接受, 那就一起学。如果不能接受,也别勉强。”林晚嫣没有任何偏袒的正色回道。

林二婶撇撇嘴,就想反驳。她们可是自家人,能跟族里其他人一样吗?

然而不等林二婶开口,林三婶就肯定的应道:“可以的!三婶都答应!不给银钱也没关系,三婶肯定好好给晚嫣干活!”

如此一来,林二婶的那些话就不好开口了。否则,她岂不当面就被林三婶给比了下去?

以前林二婶在林三婶这个妯娌面前,还是有些优越感的。但是自从王小夏嫁去余家,一切都不同了。

尤其王小弟现下去了镇上的学堂读书,那可是比在他们林氏族里的私塾读书识字还要更加风光体面的。

还有王小冬,也去了镇上学刺绣,日后怕是第二个赵雪兰。加之还有王小夏这个亲姐姐帮衬,前程肯定好着呢!

说到底,王家这是起来了。要不了几年,林三婶这个姐姐也会跟着沾光飘起来的。

再回顾自己的娘家,林二婶再也说不出自己比林三婶风光的话来,心下一边不是滋味,一边又不得不缩着脖子低头做人。

林二婶的变化挺明显的,林晚嫣都看在眼里。非但不着急,反而很是高兴。

书里的林二婶固然有些扶弟魔,但她对老林家的心亦是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无可挑剔。

只希望接下来林二婶娘家的阵仗闹起来的时候,林二婶也能稳得住吧……

冷眼看着两个儿媳妇迅速得到大孙女的同意,开始学起织布,不远处的林老太太垮着脸,神色颇为难看。

有好事就想来沾边,一个二个想的倒是美。她家晚嫣心软,她这个老婆子可不好糊弄。但凡老二媳妇老三媳妇敢生出丁点的幺蛾子,看她如何收拾这两人!

林二婶和林三婶都不是什么懒人。既然开始学了,也都很认真很卖力。只不过林二婶是为了银钱,林三婶是为了报恩。

这般持续了一段时日,到六月的时候,林晚嫣的织布大业有了不错的进展。卖出一笔银钱后,又进了一批织布机,同时开始招揽更多的林氏族人一起干活。

此时老林家的老宅已经重新修葺完毕,更加的敞亮,也更加的整齐。正好就方便了林晚嫣摆放多的织布机,储存更多的布料。

与此同时,林晚嫣找林氏族长单独批了一块宅基地,准备日后若是有需要,就会添置更多的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