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工作。

在那个样板戏盛行的年代,没有人懂歌剧,也没人愿意花时间来听歌剧,吴应慈转行去唱了样板戏。

当时的阳城地委书记赵敬先在搞文艺的人里声望很高,来看过几次演出,和主创们谈过几次话,之后自然而然地追求起了吴应慈。

吴应慈天生属于舞台,她的美是显而易见的美,是鹤立鸡群的美。

无论是二十岁,三十岁,还是四十,五十岁,她都美得极有风度,让人挪不开眼。

这样美的女人,容易被人觊觎,何况对方是强权在握的大官,根本没有拒绝的可能。

之前病故的妻子为赵敬先留下了一个七岁的儿子,赵达明。吴应慈嫁进赵家后,就当起了后母。那时候,赵达功刚好五岁。

钱昀音的父亲当时是阳城教育局的局长,赵钱两家是邻居,赵达明,钱昀音,赵达功就是在这样的境遇里一起长大的。

赵达功表面上在继父家庭里生活如鱼得水,不再为温饱问题烦恼。事实上,赵敬先对这个继子是从精神上的百般蔑视,即使他试图劝说自己宽容地对待这个孩子。

男人都有占有欲,最美的女人就应该成为他的妻子来和他的身份相称。

他喜欢吴应慈,却也不能容忍赵达功的存在,因为这提醒着他,在嫁给他之前,她曾经属于别的男人。

之后,吴应慈又给赵敬先生了一个小儿子,于是赵达功变成了家里最不受宠爱,最被边缘化的孩子,做错事情会招致辱骂,做对的事情又得不到夸奖,而母亲又因为身份尴尬说不上一句话,只能时时私下里给他宽慰。

哥哥和弟弟就不一样,他们面对的是永远和颜悦色的亲生父亲,以及温柔慈祥本该属于他一个人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