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表着康熙到了。
大阿哥瞬间咧嘴笑了,而太子的脸色已经犹如墨色,按着规矩,卑不动尊,该是大阿哥领着他新娶的福晋去乾清宫请安才是,没想到康熙居然如此重视,亲自来了南五所。
到底是第一个儿子成亲的大事,康熙在乾清宫里听着梁九功不断回禀,终究没有坐住,亲自赶了过来,亲眼见证大儿子的人生大事。
太子在见着康熙的时候,已经将情绪调整过来,他笑着迎上去:“皇阿玛来得正是时候。”
康熙笑着拍了怕太子的手,余光瞧见那株珊瑚,笑得更是满意,赞许地看着太子,连连夸赞:“你们兄弟能相互扶持,这就再好不过了。”
其他的阿哥们都如同鹌鹑般,再也不敢闹腾,听着礼官的唱和,观看着大阿哥行完了礼节。
等送走了康熙,大阿哥喜气洋洋地招呼着他们这些弟弟们喝酒吃肉,全然瞧不出早些时候的憋屈,如若不是那碎成一地的珊瑚,在月光的照耀下泛着幽光,这事好像就没发生过。
第84章 明年选秀给胤祺找几个好的
大阿哥成亲之后, 天越来越冷,某天晚上初雪悄然而下,宣告着冬日的来临, 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 去南方的运河上出现细碎的浮冰, 已经没法再行船了,更何况,过不了多久便要进入腊月, 入关之后, 爱新觉罗家的祖先牌位亦随着摆入了太庙, 冬至和除夕之日,按着习俗, 康熙都得率文武百官以及太子去太庙祭祖,早便提及的南巡, 只能往后推了一年。
但这一年的冬至,与往年有着不同。
许是大阿哥成亲了,让康熙觉着他已经成人,可以当差,早朝的时候下了旨意,令胤褆与太子一道, 随着他去祭祖, 也让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瞧瞧后继有人。
终于得了康熙松口, 能够入朝听政的太子胤礽, 听着康熙的话, 暗地里简直要将一口银牙咬碎, 他独自站在康熙下首,只觉着乾清宫中朱红柱子上绘这的龙好似都活了一般, 张牙舞爪的朝他扑来,高高的乾清宫,好像突然变矮了,直压得胤礽站不直身子。
胤礽手背上青筋毕露,他紧紧握成拳头,只庆幸这一日非初一十五的大朝会,并不是文武百官齐齐到场,没有那么多人目睹他的狼狈。
“皇阿玛,”胤礽深知帝王的命令既已说出,想要让他再收回旨意绝不可能,朝令夕改是大忌,但也不能眼看着也胤褆那么得意,他被当成储君培养了这么些年,也不是个草包,他略一思索,压下眼中的不忿,笑着和康熙进言:“儿臣久居毓庆宫,与兄弟们见得少,前些日子借着大哥成亲的机会,才与弟弟们亲近几分,我瞧着胤祉、胤禛和胤祺都长大了,谈吐上也似模似样的,难得的祭祀,不若将他们几个也叫上,一道告慰先祖。”
这些年来,康熙孩子越来越多,早已不是早些年一孩难求的局面,太子幼年丧母,又是国之储君,是康熙的继承人,康熙在他身上投了数不尽的注意力,大阿哥是他第一个站住的孩子,也有一份舐犊情深,其他人他的关心有限,等太子提了,他才想起来,他的另几个儿子,也长大了。
“太子友爱兄弟,朕心甚慰。”康熙笑着应了太子的请求,在朝臣一片对太子的夸赞中,散了早朝,只留下大阿哥既喜又怒地瞪着太子的背影。
这,便是胤祺在外面还一片漆黑,就连月亮都隐入云层的时候,顶着凌晨的风,哆嗦着从马车上下来,恭敬站在太庙门口的原因。
冬日夜里的风,如刀割面,胤祺叹着气,在礼官的指引下,随着康熙的动作往下拜去,身后同样是乌泱泱一片的爱新觉罗宗室。
感受着腰上源源不断地热意,胤祺不由感叹,还是黛玉有先见之明。
收到宫中旨意后,胤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