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过后,笑着奉承:“往日里姐姐总在心里说婆母慈爱,她在您家的日子再舒服不过,每每见凤丫头,也只听她说您家好话,我之前总疑心是姐姐和凤丫头夸大了,今儿个一见老祖宗,这才知道,真有这种慈和人。”
贾母掌不住笑了:“我算是知道凤丫头这张嘴怎么来得了,平日里我还纳闷,你姐姐是个沉默寡言的,怎地凤丫头就这么能说会道,原来根在这儿呢。”
薛夫人将心头的诧异收起,未出阁的时候,王夫人也是个爽利人,较之王熙凤更胜三分,这些年也不知道遇见了什么,得了婆母这番评价。
正说笑间,前头小厮传来贾政的话:“老太太,老爷说都是一家子亲戚,东北角上的梨香院有十来间屋子,又是独门独院的,对外也单开了张门,进出也便宜,还请姨太太带着少爷姑娘安心在这儿住下。”
贾母笑着应好:“这可不正巧了,我也想着将你们留下,一家子亲亲热热的,另一点,宝钗这丫头我见着是极好的,我也听你姐姐说过,你们家有送女儿参选的心,元春当年选女官时候请的教养嬷嬷,现在还在我家荣养着呢,宝钗若需要,那正便宜。”
这真是瞌睡了送来枕头,贾政和贾母的话,正正好说到了薛夫人的心坎上,说好一应挑费全由自家承担,便应了住进来的事。
一直在旁边坐着的三春姐妹,笑着将宝钗拉过去坐下,探春拍着手笑道:“快让我瞧瞧新来的姐姐。”
宝钗噙着温婉的笑意,落落大方任几人打量,见着几人亲亲热热说话的场面,贾母笑着说道:“我就喜欢你们这种年轻的姑娘说说笑笑的,听得我心情都好了起来,等明儿黛玉能出门了,再派帖子将湘云喊来,这才愈发热闹呢。”
王夫人闻言,嘴角的笑意略微顿住,垂眸回道:“这又何难,过些日子林姑娘便出孝了,姑娘大了也该趁着定亲前多往亲戚家走动,正好能赶上中秋宴。”
贾母闻言,眉目不动,只乐呵呵笑着:“你是个有心的,黛玉有你这舅母关照,我就放心了。”
这却是婆媳间为了黛玉的婚事,又不动声色地较量了一番。
宝钗和薛夫人对视一眼,对这婆媳间的机锋只作不知,自去梨香院歇息不提。
至于贾母和王夫人所说的,等黛玉出了孝,让她来贾家参加中秋宴的事,却没了下文。
却原来黛玉刚出孝没几天,离中秋不久的时候,宫中传来太皇太后病重的消息,皇椅上的万岁爷,幼年丧父丧母,几乎是被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对太皇太后感情格的深,见着太皇太后病重躺在床上的憔悴模样,心中焦躁,在朝堂上无名火都发了好几回,谁也不敢这种时候触康熙的霉头,宫中都没有办中秋宫宴,又有哪个大臣家敢大操大办,贾府也不敢违逆,不过是一家子骨肉围着吃个饭,便是过了中秋。
第53章 有件事要吩咐你
黛玉除服后的第一个中秋, 就在这般愁云惨淡中度过,胤祺一早就计划着,办个热热闹闹的中秋宴, 为清冷的林府增添些人气, 也让黛玉能松快几分。
太皇太后这一病, 却将一切安排都扰乱了,不仅没了热闹,胤祺每日的功课都停了, 无他, 皇子阿哥每日都需到慈宁宫问安。
慈宁宫中, 太皇太后依然昏昏沉沉地睡着,以太子为首的阿哥恭敬地跪在太皇太后榻前, 喃喃地诵读着经书,侍疾的妃子早已避开, 给这些天潢贵胄留下尽孝的空间。
胤祺深深地低下头,趁着人不注意,无声打了个呵欠,许是胤祺没有佛缘,那念诵经书的声音,听到他耳中, 只觉是绝佳的白噪音, 愈发昏沉。
当然, 这也不能全怪胤祺, 此时就连大阿哥都没有开府, 阿哥们全部住在宫中, 去慈宁宫倒也不费什么功夫,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