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大悲大喜,今日已哭过一场,万不能再引起她的伤心,想了想,贾政找了个说话的空隙,对着贾母说到:“母亲,妹夫已经调入京中,日后能见面的日子还长着呢,也能时时见着外甥女了。”

果然,听了贾政的话,贾母转悲为喜:“这话当真,可不是唬我?”

“老太太。”林如海勉强收拾了心情:“万岁爷的旨意已经下了,日后我便在翰林院当差了。”

“翰林院。”贾母喃喃念了一回,却也笑了:“翰林院好,是个清贵地方。”

贾母又关心地询问几句,林如海亦恭敬地答了,他到底是外男,不好在内宅久待,见着桌上的更漏又过了一刻,便要离开。

贾母才见着黛玉,又如何愿意松手,她注意力全在黛玉身上,随声吩咐:“你们俩将女婿招待好。”

贾赦和贾政遂领着林如海去了前头。

等到林如海离开,丫鬟们顿时松泛起来,鸳鸯笑着请求贾母的示下,是否可以摆放,待贾母点头,招手叫来一个小丫头,让她去厨房跑腿。

这时,一直让丫鬟盯着贾母房里动静的邢夫人和王夫人也赶了过来,贾母搂着黛玉正在轻声安慰,见着二人,指着对黛玉说道:“这就是你大舅母、二舅母了。”

黛玉从贾母怀中出来:“黛玉给大舅母、二舅母请安。”她还记着周瑞家去林府时,笑脸下的那份假意,着重打量了王夫人几分,只见她这二舅母却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见着她温和的笑着,全然看不出不喜。

邢夫人心疼地从手腕上捋下赤金虾须镯,戴到黛玉手上,王夫人亦给了一副头钗。

正相互厮见着,青缎帘子又被丫鬟掀起,只见一阵香气袭来,三四个婆子并数个丫鬟,又簇拥着四人走了进来。

只见最中间之人穿一身酱紫色衣裳,头上手上全无首饰,只耳朵上挂了两个丁香坠子,素淡地打扮与守孝的黛玉也相差无几。这约莫是去了的珠大哥媳妇李纨了。

黛玉如是想着,又将视线转到另几个人身上,却是几个年岁与她相仿的姑娘,温柔可亲有之,顾盼神飞有之,只最后一人年龄尚小,尚瞧不出什么,这应是贾家的姐妹了。

果然,贾母指着几人介绍着,与黛玉所猜一般无二。

几人相互笑着见过,互相通了姓名,贾母笑着问道:“你们今日怎么和珠儿媳妇一道来了?”

迎春温柔笑着:“老祖宗,今儿个大嫂子带我们做针线呢。”

“珠儿媳妇是个好的,你们都好好和她学着。”贾母满意地点头,对着黛玉叹道:“你这嫂子,最是守拙之人,品性极好的,我素日也和他们说,虽珠儿不在了,有你这嫂子,我也放心。”

“老祖宗,您又夸您那好孙媳妇了,我们这些人和大嫂子一比,就是那烧糊了的卷子。”还不等其他人言语,掀起的门帘后传来一嗔怒地声音。

黛玉循声望去,只见一恍若神仙妃子的女子走来,含笑带嗔地看着贾母:“老祖宗,您这么偏心,我可不依。”

贾母笑骂:“你这泼皮破落户的,没见着还有亲戚在呢,都多大人了,快将这模样收收,不然惹得亲戚笑话。”

“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1)”来人看着黛玉,笑得更是亲热。

黛玉微微往贾母怀里缩了缩,贾母连忙搂得更紧:“你这辣子,可别吓坏了我的玉儿。”

随即笑着对黛玉说道:“玉儿别怕,这是你琏二哥的媳妇,人称凤辣子的,你叫声二嫂子也就是了。”

这就是胤祺说的,现如今荣国府的管家奶奶王熙凤了。黛玉靠在贾母怀里,仔细瞧着,果然眉眼间自有一股杀伐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