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拍着胸脯,斩钉截铁说道。
黛玉深感这些人的用心,亲手将林忠扶起,扬声说道给府中每人多发三个月月钱,听了这消息,留在府中的人欢呼雀跃,连连谢恩。
忠伯之妻这时候满头大汗地过来,与黛玉回禀她幼时的屋子已经收拾好了。
黛玉再叙话几句,便顺着熟悉的路,回到了她住了几年的院子,那是贾敏还在的时候,她住着的地方。
近乡情怯,站在熟悉的房间门口,黛玉的脚,好半天挪不动步子,这院子里的花木都大了一圈,原先鲜亮的彩绘,已经在岁月的侵蚀间斑驳了颜色。
深吸口气,黛玉终于推开了门,门推开的瞬间,回忆铺面而来,快乐的悲伤的,喜悦的痛苦的,幼年的记忆全都翻腾而出。
“我们是不是在这上头玩过九连环?”胤祺见着黛玉泪光莹莹,忙指着前头的罗汉床,笑着问道。
果然被这么一打岔,黛玉心里的自苦散了许多,只仔细地回想幼年场景,好半晌笑出声来:“是了,难为你还记得,那时候为了解个九连环,我们俩连饭都不想吃。”
童年的趣事将黛玉从回忆中拉出,她握着胤祺的手,与他探寻着两人在这屋子里的记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幼年之事,最是纯真,黛玉与胤祺回忆着曾经,在这屋子里住了下来。
不知是谁将胤祺在此的消息传了出去,才过了几天的安生日子,拜帖便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林府,胤祺挑挑拣拣,旁的人的帖子都可以不理,但有两份,却不能置若罔闻。
等黛玉从院中赏花回来,胤祺扬着手中的帖子,笑着问道:“南京的贾家和姑苏的甄家都送来了拜帖,见或是不见?”
第185章 就在这一个照面间,便生出来了这么一段缘分
江南甄家, 亦是黛玉的旧识,昔日里黛玉还在姑苏之时,与甄家的甄宝玉也曾有过总角之交, 幼时与胤祺被拐子拐走之时, 甄宝玉亦在场, 三人经过那事,交情倒是更深了几分,只不过随着黛玉举家入京, 以及年岁渐长, 要注重男女大妨, 黛玉与甄宝玉的来往少了许多,倒是胤祺与他还有着书信往来。
他们在江南的庄子, 甄宝玉也帮着照应了许多。
于情于理,甄家人都得见。
这都没甚么疑惑的, 胤祺特特将此事挑出来说,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过是借着甄家来探黛玉对贾家的态度。
贾家人实在是不争气,这些年里阖家回了原籍,也隔三差五的闹上一两场,尽管家里的男人多在先帝灵前守灵, 也防不住他们的心血来潮, 若非老太太还活着, 能镇住场子, 现在南京的贾家是何情状, 且不好提。
黛玉且不知晓, 贾家来人目的何在,但贾母还活着, 就算看在贾母的份上,这份拜帖黛玉也不会拒绝。
春日里开得最盛的凤仙花被淘洗出汁子,抹在黛玉的指甲上,将手衬得更加嫩生生的,纤细的手将两份拜帖拿住,帖子上的金箔熠熠生辉。
黛玉将拜帖遮挡住半张脸,轻叹一声,声音如同笼罩了万般的愁绪:“甄家自是得见,至于贾家,到底是我的外家,让她们过来,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折扇一直在胤祺手中来回翻转,闻言,胤祺骤然将扇子合上,往外一扔,守着门看着院子里开得热烈茶花的弄墨被这扇子轻轻砸中,他骤然回神,便只听见五阿哥笑着吩咐:“给甄家和贾家回帖,让他们明日过来。”
弄墨连忙应了,自去通知不提。
春风柔柔地吹进院子里,茶花抖抖身子,又一朵坠到地上,惆怅与担忧到底还是浮现在黛玉的眼中,老太太到底是疼过她的,她也希望老太太能够安享晚年。
胤祺悄悄地握住黛玉的手,带着茧的手很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