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满仓忙朝着京城的方向拱手:“草民多谢陛下隆恩!”

“两位先行住下歇几日,待我夫妻商量一番,两位若是不急着走,可否等我们一起启程去京城?”

跟着天使走,路上能安全些。

太监笑得灿烂:“我们来时,干爹已经吩咐过了,让我们候着老爷夫人一起回京。”

皇帝都恩赏父子俩进国子监了,那就是让他们进京的意思。

舒满仓连连感谢。

等传旨的太监们走了之后,舒满仓就跟老婆孩子商量起来。

“我如今也四十了,这科举也不知能不能考得上。”

“就算是考上了,也要从低做起,也不知熬出来会多大年岁了!”

“再有就是,学问上我倒是不虚什么,就是作诗欠缺了一些……”

他真的很是纠结啊!

梁氏道:“我觉得你可以选恩荫,有捷径为何不走?”

小山却道:“爹,不如您去问问伯父的意见!”

“伯父当官的年月多,他考虑的必比我们考虑得周全。”

舒满仓想想也是,立马去找衙门找方远堂。

方远堂听完先是笑着恭喜舒满仓,亲家能入仕,对他也好,对叉烧也好都是助力。

“恩荫的话,最高也就是个四品,且容易被人同僚看不起,毕竟其他人都是考上的,你是恩荫的。”

“闲言碎语会很多!”

“我怕你受不住。”

只是闲言碎语?

舒满仓可是被老舒家打骂了三十多年的!

“那我就选恩荫!”

亲家公考上进士,也是花了十几二十年才升到四品。

他自己几斤几两重心里还是清楚的。

至于说辛苦念了这么久……也没白辛苦。

当官儿也得要学问。

闺女女婿挣来的恩典,没必要矫情。

早点儿当官儿,早点儿能帮着点儿闺女和女婿。

第400章 破罐子破摔

决定了选择恩荫,舒满仓整个人都轻松了。

方远堂就给他介绍起京城官职体系来,重点介绍了六部。

“虽然最终能恩荫个什么官儿得陛下定夺,但事先了解一下终归心中有数。”

舒满仓点了点头。

“其实朝堂和地方都是一样的,地方是缩小的朝堂,朝堂有六部,地方有六房,你也在衙门帮过忙,六房上你也是有接触的……”

方远堂仔仔细细地掰开了揉碎了给舒满仓讲,加上之前舒满仓的先生是易老先生,易老先生也教他不少。

听完方远堂说的,他心中便有数了。

他觉得司农寺、太仆寺和工部比较适合他。

当然了,去一个小县城当县丞县令什么的,他也能行。

给衙门帮过忙,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舒满仓清楚得很,他种了几十年的地,不管是养牲口还是种地,他有经验。

他是地地道道的地里刨食的,知道真正的底层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又盼着过什么样的日子。

他不会和贵人们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只会踏踏实实地做事情。

就是不知,陛下会荫他一个什么样的官儿,是虚的,还是实的。

“你既已决定,那什么时候启程去京城?”

“去的时候帮我带些东西回去……”

儿子成了国公,以后京城就是他们的家了!

羡慕亲家,可以一直和老婆在一起。

舒满仓答应下来。

回家告知妻儿他的决定,妻儿都表示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