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和你岳父一般大,另一个小的也比你大十岁。”

“你去骂谁?”

衙内懊恼自己嘴巴太快,不过脑子,这种人家他可得罪不起。

“那我在心里骂不行啊!”委屈巴巴看向舒春华,结果舒春华看着帖子分神。

上辈子,黄太傅被三儿子气死之后,大老爷黄永林顶撞了皇帝,获罪入狱,死于狱中。

三儿子黄永庚牵扯到谋反案中,被判满门抄斩。

当时她是分析过的,皇帝动黄家,早有端倪。

黄太傅是帝师,为人刚正清廉,忧国忧民,见不得皇帝有什么错漏,皇帝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在朝堂上还是会毫不客气地指出皇帝做错的地方。

皇帝和皇子是不同的。

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你可以严厉教导,可是当了皇帝之后,你虽然是帝师,可是身份已经变了。

一个是君。

一个是臣。

哪怕皇帝做得真的不对,你要劝谏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怎么能用他还是皇子时的态度对他?

管得越严,死得越快。

更不要说,黄家还有个黄永庚。

皇帝会想,你连个儿子都管不好,凭什么来对朕指手画脚?

要不是黄家老二用命救了皇帝,皇帝根本就容不到黄太傅被自己的三儿子气死。

早就想尽各种办法把他给弄死了。

大老爷黄永林,是皇帝的伴读,皇帝登基后,对他很是信任,封他为大学士,让他做了太仆寺卿。

黄永林是个实心眼的人,和家里的老太爷一样,一心为皇帝好。

把心都掏给了皇帝。

可是,他又是个爹控,认为自己老爹什么都是对的。

若是老爹跟他说,皇帝什么地方不对,让他这个伴读去规劝一下,他是肯定要去的。

舒春华当时觉得,若她是皇帝,早就把这两个人给远远儿地调走,眼不见心不烦。

倒不是她有做昏君的潜质,而是,太傅难道都是对的吗?

他的为你好,难道皇帝听了他的就真的能好吗?

站的高度不同,看到的局面就不同。

黄太傅是为人臣的眼光,可皇帝是君王!

他享有天下!

也肩负天下!

这个天下,不是黄家父子的,皇帝不可能什么都按照黄太傅的意思来行事!

黄家父子想不通这个道理,就算是黄三部闯祸,下场也注定凄惨。

“娘子?”方永璋抬手在舒春华面前晃了晃:“困了啊?”

“等会儿就吃饭了,吃完饭去睡!”

哎哟,这两日可把他娘子给累坏了!

舒春华回过神来,笑着摇头:“没有,我只是在想,去太傅家赴宴,带些什么礼物的好!”

“我们小地方来的,也不知道京城送礼的规矩。”

易老先生道:“我回头写副字给他就行了,不必送什么东西!”

“送得便宜了拿不出手,送得贵了这老头儿不收!”

“搞得我们像是要去他家求他办事儿似的!”

“最烦他那张道貌岸然的脸!”

舒春华颔首:“行,那就听您的!”

不过吃完饭她还是去准备了一些家乡特产,易老先生送是易老先生的心意,他们一家人空手不好。

当然,皇帝重面子,在外表现得十分尊师重道,知道黄太傅父子两个都清廉,特意赏赐了两座皇庄给他们。

还三不五时赏赐些银钱给黄太傅和黄大老爷。

黄家的日子在京城其实过得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