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去“未来之星”的。可是老宋东借西凑,硬是咬咬牙把我送了进去,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因为有了额外的花费,就得在日常伙食上省,老宋自己动手揉面做馒头吃,每天给我做好一天的饭菜,就装上几个馒头,在外面跑一整天的车。

虽然我对学习的兴趣不大,但为了老宋这份心,我在补习班里特别认真。每天都是最后一个出校门,缠着随堂老师问个不休,就怕浪费了昂贵的补习费。

相比于我忙于课业,兰西反而忙于卖鸡蛋饼。

每天早上四点,当所有人都还在被窝里做着美梦时,兰西就已经骑着他用旧自行车和手推车改造的小货车,走在去农贸市场的路上。他要在六点前买好一天所需的材料,然后赶回去给他那个终日沉迷酒池的老爸做好饭菜,混好面,最后才踩着点去上学。小货车被寄放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每天中午、下午放学,他就会在学校门口卖鸡蛋饼。

自从我上了补习班后,老宋忙着挣钱没有空接送我,他便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接送我的义务。每天,我上课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卖鸡蛋饼。或许是看他年纪小,路过的人们大多会动恻隐之心,纷纷光顾他的生意。但无论如何,他都会留一张鸡蛋饼给我,然后载着我一起回家。

而我同苏荷的缘分伊始,不是因为我们是补习班同班同学,而是因为鸡蛋饼。

多年后回忆起,我习惯将那称为一张鸡蛋饼引发的激情岁月。

我上了补习班大概半个月,某天下课后我像往常一样缠着老师探讨问题,而一向踩点上下课的苏荷便走出了校门。那天她家司机因为在路上遇到了碰瓷,就没来得及接她,她百无聊赖地在校门口走来走去,走着走着,就觉得有点饿了。

原本,对她苏大小姐来说,除了她家大厨做的东西外,低于五星级的饭店一律入不了她的眼,更不要说路边流动的小摊了。

所以一开始,她只是远远看着兰西的鸡蛋饼摊前的人来人往,心里鄙夷地想怎么会有人吃那样的东西,简直不可理喻。可片刻之后,她就成了那不可理喻的一员。据她后来和我说的,她那时是真的饿了,又刚巧站在风口之处,鸡蛋饼的香味朝她扑面而来。她想那么多人吃,或许那鸡蛋饼的味道真的不错,她从来没有吃过那样的东西,或许尝一尝也不是坏事,这样想着,她就走到了兰西的摊前。

“喂,给我张鸡蛋饼。”

正忙着收摊的兰西抬起头,露出礼貌的笑脸:“不好意思,鸡蛋饼卖完了。”

眼尖的苏荷看见他袋子露出的一角,正是一张鸡蛋饼。她指着那袋子问:“那不是还有吗?”

兰西抱歉地笑了笑:“不好意思,那是不卖的。”

苏荷一听,就不高兴了:“为什么不卖?你一张鸡蛋饼两块钱,那我给你十倍的钱。”说着,就开始掏钱包。

兰西摇了摇头:“不好意思,我真的不卖。”

苏荷掏钱的动作一滞,觑了眼兰西那张看似得寸进尺的脸,脾气就上来了:“嫌钱少?两百够不够?两千?”

从补习班出来的我,第一眼看到苏荷,就是这副财大气粗的模样,而兰西站在她对面,虽然腰板挺得笔直,但仍像个被欺负的小媳妇。我立马警惕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往兰西旁边一站,瞟了眼苏荷,问兰西:“怎么了?”

他摇摇头:“没事。”然后将最后一张鸡蛋饼递到我手上。

我顺势咬了一大口,苏荷瞪大眼睛,嚷嚷道:“喂,那是我的鸡蛋饼!”又指着兰西:“先来后到,你凭什么给她?”

兰西细声同她解释:“我说了不卖的。”

我大约听懂了什么,咽下嘴里的鸡蛋饼,又见苏荷那张漂亮的脸几乎要气哭了,便善意地扬了扬手里的袋子,事后苏荷告诉我说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