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不会在暗处偷偷护着我们。
10
当晚,我仍跟昭荣睡在一起。
她抿着嘴,在我耳畔道:「晚姐姐,皇兄还活着,我好欢喜。」
「你呢?」
「你欢喜吗?」
她的语气里隐隐带了些期盼。
我捂着被子,把脸露在外面,想起不久前见到的那一面:「殿下还活着,能匡扶正统,肃清朝纲,我自然是欢喜的。」
这两年来,天子不仁,天下处处都不太平。
百姓也多受流离之苦。
像当初的我和哥哥一样。
唯有昭荣,在哥哥的照拂下,没吃什么苦头,想来,这块美玉,很快便要完璧归赵了。
昭荣嘁了一声,很明显对我的答案不大满意。
可又实在太困,没等接着问下去,便睡着了。
11
五皇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次日一早,便独自一人走了。
只留下了一张字条,是给我的。
他的字迹很漂亮,笔锋凌厉。
【许妹妹:
昭荣的书,读得比以前好多了,多谢你。
有你看顾她,我心甚安。】
就这么两句话,也没带走昭荣,仍将她留在了我身边。
我恍然抬头,有风吹过来,带起地上未燃尽的残页。
和我手上这张字条的字迹相同。
只能看见其中一句。
【前两次躲你,你可怪我?】
12
腊月二十五,哥哥赶了回来。
他面色如常,问我跟昭荣最近如何,仿佛根本不知道五皇子的事。
昭荣对于五皇子没有将她一道带走的事,似乎也并不伤心。
等吃完饭,我将哥哥拉到一边,问他:「你是何时知道的?」
他也不瞒我:「去参军之前。」
我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便说得通了。
他原本只打算在此处好好护着我们,过完一生,缘何突然就起了意,想去挣功名。
想来,都是在为五皇子铺路。
等我们谈完,再出门,就瞧见院子里摆了很多东西。
昭荣解释:「这是皇兄让人送来的。」
我跟哥哥对视一眼,欣然收下。
三十晚上,我特意找了当地有名的大厨,为我们做了一顿佳肴。
吃到一半,门外有人敲门。
昭荣以为是五皇子,高兴地起了身,可打开门,却是一脸带笑的方懿。
他提了好多东西,大包小包的,两只手都快要拿不下。
昭荣失望地坐了回来。
方懿跟哥哥的交情越发好了,径直便坐在了我跟哥哥中间的空位上。
他又试探地问起我:「知晚妹妹,我要是挣了功名,能常来找你吗?」
哥哥的态度也不像最初那样坚硬,含笑望着我。
我想了想,刚要回答,门就又被敲响。
昭荣不愿意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