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2)

唐兆宁又问:“他们现在在哪里?”

“就在隔壁县城,河榆县,从平凉往南走,不到一个时辰的脚程。就是因为近,小的这才想将他们引荐给姑娘。”

唐兆宁想了想,虽然她现在要做的是找矿脉,不是盗墓。但是她还是决定使用盗墓中的掌眼法子,来探寻矿脉。

现在她看中的这条矿脉,按照“山中有葱,下必有银”,“银者,峰峦同山龙也”的说法,唐兆宁初步断定,她看到的这条矿脉,属于银矿。

要挖银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西北这种荒漠地形,若是真的有银矿,起码也是在地下十几丈的深度。

民间挖矿脉的方法,通常就是直接开挖,斜着挖一个十几丈深的探洞,顺着探洞慢慢往旁边延伸开挖,不断寻找矿土的主脉。

这样子的方法费时费力,挖一个探洞至少得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一旦挖错了就又得重来。浪费了时间和劳力不说,还容易损伤地势,影响后续的开挖工程。

所以,唐兆宁决定使用盗墓中的掌眼法“入地眼”,也就是用盗墓贼最常用的“铁锨”,往地下先打出拳头大小的洞眼,把这些洞眼的土取出来观察,通过土色来分析地下到底有没有矿。

唐兆宁早些年和唐老中探过几个古墓,也有过经验。

盗墓贼常用的“铁锨”是一种特殊的利器。使用这种利器,只要技巧得当,一晚上就可以打出十几个洞眼出来。

既然要使用盗墓的“入地眼”法子来找矿脉,唐兆宁就得找几个懂得盗墓的同伙来搭把手,帮她一起看土色,一起确定洞眼的挖法。

这些天,唐兆宁除了自己到山上观察地势之外,她也在隔壁城里找过买卖古物的小贩,希望这些小贩能够给她介绍一些“人才”。

只可惜,这些小贩平常只是走货贩卖,最多就是进过滤坑,真正有本事几乎罕见。

现在唐兆宁听到马小六要给她引荐同道中人,唐兆宁也来了兴致,打算去探探马小六表哥表嫂的底细。如果这小两口真有实力的话,那正好拉他们入伙。

唐兆宁看向马小六道:“你表嫂和表哥在河榆县哪个地方,你给我带个路。”

马小六殷勤道:“姑娘,我给你地址就行了,我就不跟你过去了,我今天儿还得值堂呢,走不开啊。”

“行吧,那你把地址写下来给我。”

“好嘞!”

拿到了地址之后,唐兆宁喝完了羊肉汤,又吃完两个大白馒头,用自己的碗打了一碗小米粥。回到住所,对正在给胳膊换药的谢召玉喊话。

“姓谢的,给你打了粥过来,快点趁热喝了。”

谢召玉从里屋走出来:“哟,对我这么好,还知道给我留口吃的。”

唐兆宁去打开衣柜,找出厚实的披风披在身上,说:“我出去一趟,晚上可能会晚点回来,记得等我回来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