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3)

与凡人有别,料定是神仙中人,连忙起身行了佛礼。

“不知两位神仙驾到,未曾远迎,望乞恕罪。”

无夷和敖丙对视一眼,方道:“圣僧不必多礼。先时我曾见过你们师徒二人,只是方才我与道侣路过此地,却见圣僧独自上路,特来相问。”

唐僧闻言叹道:“贫僧确实收得一个徒弟,只是他性泼凶顽,贫僧不过说他几句,他不受教诲不说,反而自去了。幸得菩萨相助,赐贫僧佛宝,又帮我去寻徒儿,贫僧在此暂候罢了。”

先前他确实见过这两位仙人,只是当时悟空未曾细说,他也分辨不清。他这一路总有神仙襄助,因而也不觉他们是妖怪,只当也是来帮忙的。

无夷便问道:“孙大圣虽说性情桀骜,却并非不讲道理,不知你们是因何事争执?”

唐僧便道:“先时遇上六个拦路强徒,悟空便捉了他们去见官。只是因路途遥远,他便独自带着强徒离开,让贫僧在原地稍候。只是他回来后,言说那官府与强徒是一伙儿的,便径自杀了强徒,又把官府打砸一通。他惹出这般祸事,贫僧自是不容。”

敖丙闻言看向无夷,见他似是并不介意此事,便知无夷一早便已料到。他冷笑道:“长老为何如此说,官府与贼人同流合污,不正该严惩以正风气?要我说,长老不仅不该怪罪,还应修书一封直达天听,请皇帝发落这等贪官污吏才是。”

唐僧蹙眉道:“贫僧是出家人,常言道‘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说得正是出家人当慈悲为怀。何况县官不管,便该到州府去,哪里容得下他自作主张。”

“佛有慈悲,亦有怒目金刚之时。那劫匪在此作恶,尚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你弟子斩奸除恶,你应当为其高兴才是。此后行人来往,再也无需为此劫匪费心。”

唐僧梗着脖子道:“无论如何,出家人宁死不敢行凶。即便我死,也只是一条性命,他却害了六条性命。”

无夷闻言有些惊诧,问道:“你立志要去西天取经,你死在此处要何人去取经?你的命不重要,那其他往来的行人的命也不重要不成?”

他素来不许人神插手人间俗务不假,一则是因为神仙插手对其他人族不公,二则是因为人神要管的地方太多,很难将人们之间的恩怨了解清楚。贸贸然插手人间是非,管对了还好,若管错了只会给人神带来灭顶之祸。

但似这等杀人掠货的土匪,即便料理了也无可非议。却不想这唐僧如此不分青红皂白,这般认死理。

敖丙见唐僧执拗,便也不纠缠是否该杀生,只道:“你弟子不愿听你教诲,径自离开,是他的不是。但他若肯回来,也是惦记你这个师父,该细细教导。”

敖丙心中暗道,若他知道准提圣人是什么货色,想必也不会有这般虔诚的向佛之心。别说什么不杀生,准提圣人杀熟的手段也是人尽皆知,对他有恩的红云不也被他坑死了。

唐僧不理会无夷的斥责,暗道即便是死了也无妨,来世再皈依我佛借着取经便是。只要他有一颗向佛之心,佛祖自会庇护。因而无夷发问,他只一味不语。只听敖丙说得话还在理,他才颔首答应下来。

敖丙有些头疼,心知这和尚太过迂腐。只希望他的慈悲软弱也能用在孙悟空身上,不然此番取经孙悟空受罪不小。表弟虽性子老实,恐怕也会烦他。

话不投机半句多,无夷和敖丙对视一眼,敖丙便道:“既如此,我与道侣还有要务在身,就此告辞了。”

说完,二人便化为一道流光飞身离开。正巧前方不远便是鹰愁涧,两人便前去探望在此修行的敖烈。

敖烈数百年前便寻了借口下凡,在鹰愁涧受命等候取经人。数百年间无需行云布雨不说,连日常打杂的活儿也无需去做,每日只清闲修行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