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3)

忿,他知道短时间内水部不会听他的,但时日一长,无夷迟迟不露面,水部必然会依照他的想法行事。一旦成了定例,无夷再发现可就晚了。

只可惜他也没想到无夷忙于人间事务还会这么快就上天庭,又恰巧发现了此事。

接到仙侍通知的东海龙王并不意外,天庭神仙一多,从前粗陋的做法必定会修改。因而很快招呼着弟兄三个一齐上天庭,到水德星君府邸议事。

众神仙厮见过,方才各自坐下,原本坐在无夷下首的先容等默契地换了位置,给四海龙王让位。

无夷道:“先时玉帝曾颁下圣旨,言说我水部降雨太过粗陋,要我等改进。如今我等同聚于此,正巧依圣旨商定此事。”

先容等被无夷睁眼说瞎话的本事惊呆了,玉帝什么时候说让他们水部精进了,明明是直接夺权了。不过想到星君的本事,他们便都不再言语。

“风、雷、云三部每日派人值守,观测人间水势,发现哪处须得调控,便记于水碟发往雨部。雨部接到水碟后,前去此地查验,若所记为实则为其降雨,三部需派神同去降雨。降雨之后,就将主持降雨的诸位神仙、降雨时间、雨量、区域等记于水碟,存于星君府中。天庭降雨,必要记载,不得遗漏。”

众神闻言仔细思量,比起玉帝法旨,这个办法倒是简单许多。只是三部的人要辛苦些,但又可以轮流值守,倒也不算太累。

东海龙王则问道:“敢问星君,若凡间自有神仙降雨,我等又当如何?”

毕竟人间不少沿海的区域都有龙族出没,甚至也在一些河流中充当水神。通常也无需他下令,这些小龙自己就接管当地的雨水了。

无夷笑道:“若有神仙庇佑风调雨顺,何必去管?”

众人闻言心满意足。那些凡间的龙族要借功德修行,想必会主动降雨,他们能出手的机会少之又少。他们多是封神榜上的正神,便是香火再多对他们也无太多作用,能躲懒最好。

见在座者均无异议,无夷便命仙侍将此法刻录,随即让他将其送去给玉帝。玉帝见状也不好不接,只能安慰自己幸好无夷没把水部重新整合,让他稍微捡起些许面子。

敖丙送别父王与叔伯后,便与无夷一同在天庭,预备看水部降雨之后再行离开。只是左等右等,愣是没等到天庭有机会降雨,只好在天庭暂留,要他们有事便来求见。

天庭中诸位神仙听闻无夷及敖丙如今正在天庭,因而宴饮之时也都往水德星君府上发一份,私下里设赌局看谁能最先请到这对道侣。无夷得知后只觉得玉帝王母还是太心慈手软忙,让他们有心情宴会游玩。

无夷坐镇天庭许久,见水部除却最开始时因降雨生疏闹出许多笑话外,如今已得心应手,便同敖丙回了人间。他下界还有黄河要照看,虽有定河珠帮忙维持黄河水势,但无夷始终不太放心。

毕竟黄河沿岸全是繁华之地,一旦出了问题,他难辞其咎。

许是那些容易惹祸的神仙妖魔都折在封神量劫中,洪荒一连平静了数百年。只是时间越久,无夷越是想着圣母当日所说可供青岳聚魂的机缘,不免心神不定。

他自是不会怀疑圣母所言,但也怕自己因为闭关使得青岳错过机缘,便与敖丙前往人间散心。

时移世易,周王势微,百姓对人神的崇敬亦随之淡去。当然并非弃之不理,只是逢年过节随意拜拜,不如从前敬重。

倒也有不少人族因生在黄河沿岸,自小听着河神的故事长大,每逢河神祭便大肆祭祀河神。先时是美酒佳肴焚香礼拜,后期甚至会往河里抛洒不少活鸡活鸭,想供给河神享用。

无夷对此敬谢不敏,在第一次发现河神宫堆满了活物之后就马上命白龟把它们扔回去,遣使者与主祭说明不要再送活物。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