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但是撤藩圣旨一下,随之而来?的种种变故都令他分、身?乏术,即使他想要亲侍汤药, 守在自己的皇祖母身边也是不可能的了, 只因当康熙撤藩的圣旨到达云南的时候,吴三桂气急败坏, 在暗中指令心腹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不果?之后,愤而揭竿而起?,杀巡抚朱国治,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称兵反叛于云南。
同时吴三桂还密使人以九天紫府刘真?人的名义吹捧自己是国之真?主,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吴三桂可笑地在引清军入关灭亡明朝的三十年后,再?次扯起?了“复明”的旗号。
随着孝庄的病倒,来?势汹汹的病情让她对后宫的掌控力降到了最低点,而孝惠素来?是不管事的,除了偶尔来?看看孝庄的病情之外,几乎幽居于慈仁宫,如今后宫之中再?无人敢掠宜敏之锋芒,这?也是宜敏自康熙八年入宫以来?,第一次有机会真?正彻底地掌握康熙朝的后宫。
只是宜敏并没有得意忘形,她既没有借此机会安插人手,也没有耀武扬威地盛气凌人,她只是扎根似地整日呆在慈宁宫中为孝庄侍疾,亲奉汤药,嘘寒问暖,不假人手地照顾着昏昏沉沉的孝庄,让暗中监视着后宫所有动静的康熙既感动又感激,因为宜敏把康熙所有想做却无暇去做的事情都揽了下来?,就连承瑞和赛音察浑也跟着宜敏日日往慈宁宫跑,当然偶尔还会被宜敏赶去慈仁宫陪孝惠逗乐解闷。
宜敏的做派自然得到了她最想要的结果?,不仅仅是康熙对她更加的信任和倚重,还得到了宫廷内外知情人士的心,毕竟孝庄之前?是如何?对待她的人人有目共睹,如今称得上以德报怨,侍奉至孝的举动无疑让所有人对贵妃的品性有了更深的好感。
苏茉儿自不用说,本?来?就对宜敏深具好感的她,如今更是几乎完全放下了戒心,对经常跟到慈宁宫的两个?小阿哥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疼如己出。即便是孝庄,在难得清醒过来?的时间里,也不好意思再?对宜敏冷脸相?向,毕竟对一个?真?心孝顺她的人,她若是再?得寸进尺就显得太过了,更何?况形势比人强,她也清楚地知道,撤藩之事既然已成定局,宜敏背后的军方势力已经容不得她怠慢了。
对于孝庄和宜敏之间气氛的缓和,最高兴的当然要属康熙了,夹在孝庄和宜敏之间,他也是左右为难的,一边是他的皇祖母,一边是他认定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偏向哪一边都让他心中难受。而宜敏的识大体终究让他避免了两难的局面,这?让康熙放心地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朝,开始没日没夜地跟心腹大臣们商议南方的局势,并紧锣密鼓地开始调动驻扎人马,并秘密抽调各地绿营,准备随时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
只是后宫真?的如康熙所想的那么和谐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宜敏等这?个?机会等很久了,她一直在谋划着一场足以彻底颠覆孝庄在康熙心目中地位的布局,只是孝庄统治大清后宫的时间太长太久,势力埋得太深太广,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打草惊蛇,一旦被孝庄发现了她的布置,那么对宜敏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她用尽了最大的耐心和理?智守候着,现在终于让她等到了,在孝庄倒下的时候,也就是她对后宫的监控降到最低点的时候,那就是她的机会。
“那事情安排好了吗?”宜敏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纤细的身?形隐没在烛火的阴影中,平日里空灵清透的声音如今满是无感情的冰冷肃杀,妩媚的凤眼中凛冽的寒光不再?掩饰地放射出了,一股杀气弥漫开来?,比起?当初骑射之时更甚的气势萦绕全身?。
“按主子?的吩咐,一切已经安排妥当,那物件由奴才亲自动手放到了黄部一号提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