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一些补贴,尤其是清廉的官员不至于清贫度日?,但是最终却是事与愿违,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因为那些真正清廉的官员基本很少向国库伸手,反而?是那些世家?大族和皇室宗亲肆无忌惮,自从开了借银的口子?,几乎把国库的银子?当成自家?的,随意取用?,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等国家?真正需要银子?的时候,却发现国库空空如也,只?剩下户部的一堆借条。

宜敏上辈子?虽然困居后宫,但是好歹有个成年儿子?在朝,自然知道康熙后期朝廷有多么糜烂,财政有多么的窘迫,康熙三下江南居然还要曹家?掏银子?垫付,以?至于不得不给曹家?越来越多的特权和荣宠,最后甚至成了江南的土皇帝。

她更知道后来为了追讨欠款,朝廷有多么的丢尽颜面,康熙不得不推出老四?当炮灰,拼着名声尽毁,得罪无数权贵之?后,才让国家?财政不至于崩溃。真正应了那句“欠钱的人才是大爷”,债主反倒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当真叫人恨的牙痒痒。

所以?当康熙仗着国库充裕,打算发善心开放借银的时候,宜敏只?问他到底打算把银子?给谁?康熙理?所当然地说京城居大不易,有些官员连住处都是租用?的,光靠俸禄无法维持生计,反正国库充裕,打算支助一些。

宜敏面对他的得意洋洋,并未直接反对,而?是先赞叹了他对官员的仁德,只?是忧虑在朝官员这么多,万一都去借怕是金山银山也不够挖的,建议他召见?户部尚书,具体了解一下国库可?以?匀出多少钱财用?于借贷,在让吏部统计一下在京城没有府邸的官员究竟几何,然后再做决定。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户部尚书是个真正为国守财的好官,在得到宜敏透露的消息后,差点没气得当场暴毙,他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好不容易才让国库有那么点盈余,还打算来年用?这些钱大干一场,结果?皇上居然打算当个败家?子?,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提前做好准备的户部尚书在得到召见?后,面无表情地对着康熙背诵了一个时辰的明年国库预支计划,然后咬牙切齿地表示国库不但没钱出借,反而?还要开源节流才能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若是皇上真的怜惜那些官员生计艰难,不妨开私库赏赐一二。

兴冲冲的康熙被当场撅了一蹄子?,心里不是不生气,但是面对户部尚书那张棺材脸,他只?能讪讪地摸着鼻子?怂了,表示自己就是这么个想法,不行就算了,他是真不敢对这位怎么样的。

毕竟这位是真的头铁又能干,在搞经济方面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佬,大清朝廷的钱袋子?能有钱养着超过以?往两倍以?上的军队,大清各地的工程能顺利开工,无数官员能按时发出俸禄,全靠这位大佬运筹帷幄,真把这位给气狠了,人家?就敢挂印辞官,到时候六部拿不到钱,怕不是要集体罢朝了?得罪不起,真得罪不起!

最后康熙憋了一肚子?气,哭丧着脸到钟粹宫跟宜敏吐了大半天的苦水,宜敏看他吃瘪心里高兴,也就随他去了,为了不让他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宜敏还给他出了个主意,皇上既然要彰显仁德,何不从官员中找出一批真正清廉又清贫的,给予赏赐,反正皇帝私库里钱多嘛,放着也是放着,拿点出来就当收买人心了。

康熙被宜敏一顿漂亮话忽悠了,加上心里对于自己的想法没实现还是有些不甘心,于是决定按照宜敏的建议去做,派人调查了一番在京官员的生活情况,具体调查结果?宜敏并不知晓,只?是看康熙从此偃旗息鼓,再不提起给官员借银之?事,她就知道康熙终于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究竟有多么愚蠢了。

风起云涌(十九)

康熙二十六年秋, 喀尔喀陷入内战,噶尔丹之弟多尔济扎布被联军所杀,噶尔丹乘机挥师东进,意欲将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