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牺牲了终身?幸福远嫁塞外,其实并没有真正起?到多少作用,蒙古与大清数代联姻,蒙古那?边早已不把这些和亲的姑娘当?人看,她?们只是大清给自家部落送钱送物?的工具人,一件添头的货物?罢了。

宜敏很清楚与蒙古和亲之策一直都没有多大效果,这些部落该反还是反,对?大清也没多少恭敬,自然和亲公主格格们也不会有多好的待遇,而且大清对?这些嫁出去的女儿太过忽视,不但蒙古人不把她?们放在眼里,连皇帝也只把她?们当?成政治工具一般用过就丢,根本没有在意过这些公主格格们在草原上?如何生活。

大清历代皇后自然更不会用心操持了,毕竟又不是自家女儿,否则谁管那?些庶女的死活?更遑论关?系更远的宗室女了。至于没有皇后的时候,宫妃掌权争权夺利还来不及呢,就更不可能关?心这种事了,这些女子就像泼出去水,没了根的树,只能在遥远的草原上?等待干涸凋零。

上?辈子她?的荣宪嫁到蒙古后,一辈子都没有再次回到紫禁城,她?只能通过偶尔的信件了解女儿的生活,但是荣宪从来报喜不报忧,她?根本无从了解女儿到底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只能借着手中掌握的部分宫权,旁敲侧击地通过内务府了解公主们的生活,结果自然令她?心碎神伤,但是她?对?此根本无能为力。

幸好她?的荣宪是个坚强的孩子,硬是咬牙撑了过去,但是那?些年纪轻轻死在草原上?的女子实在是太多了,她?们明明可以过得更好一些,只要?大清朝廷肯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代价,但是在皇帝和大臣们眼中,这些女子明显没有皇图大业重要?,也许在他们看来,带上?丰厚陪嫁的公主格格们已经足以实现政治价值,何必再多费心呢?

事实上?这些公主格格们有谁是自愿远嫁塞外的呢?谁心中没有几分怨恨不甘?从温暖富足的京城嫁到荒芜贫瘠的草原,其中落差不可谓不大,加上?娘家从此不闻不问,一副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除了一些性格刚强自立的以外,大多数都是如行尸走肉一般活一天算一天,遇到好点的额驸就过得舒心些,遇到糟心的没两年就香消玉殒,大笔陪嫁也便宜了对?方。

宜敏对?此很是看不上?,一来真心怜惜这些女子,二来感觉大清一直在做赔本买卖,让蒙古人当?傻子一样,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哄着大清皇帝嫁个公主或者宗室贵女过来,自家又没什么?损失,没几年就能有大笔嫁妆入账,何乐而不为?真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她?将这些公主格格们的情况具表上?奏康熙,康熙也是大为震惊,同意了她?放手施为。宜敏从康熙十年起?,就一直用心操持着这项事务,刻意加强了与草原上?这些和亲公主们的联系,她?今生既然拥有了这样的地位权势,本身?也不缺钱财,做这些事只要?交代一声?,自然有奴才会上?心去办,何乐不为?

她?时常借着朝廷押送外藩往来年节贡品的队伍,命人采购些当?季的特色物?件填进节礼里,都是京城里时新?的胭脂水粉、新?奇玩物?等,而非内务府送的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或者陈年旧物?,指名送到各个部落的公主格格们手中。

这些东西可谓是送到了这些公主的心坎上?,收到礼物?的她?们大为惊喜,觉得大清还是有人记得她?们的,并没有敷衍了事,长年累月下来效果就出来了,这些公主格格们有了指望,有了活气,心态明显转变了。

最重要?的是每次送节礼时,宜敏都会指定一批太医随行,为这些公主格格们请脉并登记在册,尤其是没有子嗣的更是加以重视,若是发现公主身?体有恙,便会立时开方,并且将药方和治疗方法做成一式三份,公主及其驸马各留一份,另一份带回京城太医院存档。

草原上?各个和亲部落一见大清这样的态度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