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来,善亲堂行事低调,讲究勿以善小而不?为,由小及大,从收养孤儿开始,到时不?时施粥赠药,再到帮助地方官府赈济灾民,一点一滴逐渐深入百姓心中;再从点到面,先是派人搭起班底,然后慢慢拉拢当地诰命夫人参与进来,等摊子渐渐铺开,就开始鼓励富商巨贾之妻出资建立类似的善堂,等达到一定规模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赏赐,将之纳入善亲堂统一管理,如此一来,善亲堂便可借鸡生?蛋,宛若根须一般快速蔓延至县乡一级。
在?此期间,善亲堂大力培养的孤儿已经陆续成长,他们会陆续进入各行各业谋生?,孤儿的经历会让他们自发地抱团,进而成为善亲堂在?当地的一股隐形势力,而这股势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大。
后宫之主(三)
善亲堂从筹建起就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为那场大灾难做准备,绝不容许参杂任何污点?,这就是?宜敏的底线。她每月都会派人前往巡察,收集大大小小的灾情记录, 以?及当地官府的赈济方法, 至于银子她?从不吝啬,相信也没人敢冒着触怒她的风险, 去贪墨她?的善款。@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对善亲堂唯一的要求就是在收养孤儿, 赡养孤寡老人之余, 全力参与各种赈灾,积累大量救灾的经验, 并将之整理成册。由于历朝历代都没有人会去整理这种东西,受灾后就靠官府赈济, 好坏都?只能?看当地官府的良心。
但是?宜敏不愿意,前世的教训历历在目,灾后因赈济不利而死去的人数远远多于直接死于灾难中。她想要建立一个直属的赈灾组织, 用二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救灾体系, 当官府无力作为的时候,这个组织能够带领百姓自救。
当然这些宝贵的经验也不能烂在自己手里?, 她?自有办法让地方官府,乃至中央朝廷乖乖使用这套方法。首先善亲堂始终处于康熙的监控之下?, 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康熙的耳目,这些救灾方法同样会传到康熙耳朵里?,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自然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东西。
其次随着善亲堂越开越多,各地州府县乡的实际情况也会通过安插的探子传到康熙手中, 他相当于等于多了一条底层的情报渠道,无需再如前世一般频繁微服出巡才能?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未来也不会轻易被底层官员所糊弄,这也是?康熙大力支持宜敏广布善亲堂的原因,它?将成为康熙的另类耳目。
宜敏不在乎康熙对善亲堂的利用,只要?他不插手善亲堂的管理,她?就无所谓,因为她?本心就是?为了救人,不提在那场大灾中能?够挽救多少人命,至少这些年她?实打实的做了许多善事。
当然善亲堂的存在也有额外的好处,那就是?让康熙和其他人对她?手中掌握的巨大财富视而不见,毕竟数百家?善亲堂的支出,若是?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又如何能?够支撑得起来呢?
其实宜敏看似付出良多,实则不然。各地的善亲堂在建成后,除了一开始几年的开支外,之后大多是?靠当地夫人团体出资维持,加上?人人皆知这善亲堂背后有皇后娘娘撑腰,本地官员士绅自然会大开方便之门,以?求能?够得到贵人青眼。
而这些年善亲堂在宜敏的严令下?,也从未有过任何出格的动作,只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地做善事,十多年下?来,其无害的形象早已在深入人心,所有人都?根深蒂固地觉得善亲堂做的都?是?好事、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