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对?这种事?深恶痛绝,皇上自然重视此事?,甚至将其列入朝廷考绩之中?,所以这些年朝廷并未停止打击,甚至更加严厉,令原本?气焰嚣张无人能?治的拐子、拍花子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由于许多获救的孩童年岁太?小?,根本?不记得?自己家乡,还有些女子被拐卖后无颜回家,就算被强行送回恐怕也唯有一死。为此,当年还是贵妃的她组织宫中?贵人、皇族命妇和京中?的诰命夫人筹款集资,在京城建立了?第一所善亲堂,收容这些无家可归的妇女孩童,那些女子感激涕零,自愿在善亲堂干活,帮忙抚养照顾那些孩童。
以后的十年,这位娘娘用自己的嫁妆银子和各地陪嫁田庄所得?,持续不断地投入,陆续在大清十八州建立起善亲堂的分堂,还鼓励各地官员命妇自筹建立各种育婴堂、敬老院,凡是积极响应并坚持下?来?的,可由各地上表朝廷,她亦毫不吝啬奖赏。
由于这些善堂是由宫中?贵妃发起,地方上也是由诰命夫人牵头建立,各地富商豪绅纷纷鼓励自家夫人加入,各种捐款捐物踊跃响应,还真有一些商人得?了?朝廷赏赐,于是更加乐此不疲了?。
这些年各地善堂不断涌现,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弃婴孤儿,收容了?多少鳏寡孤独的老人,称得?上活人无数。他陪着?儿子四处求学的时候,发现各地乞儿已经很少见?了?,甚至在规模较大的县城中?都出现善学堂,善织堂等,都是各地官员为迎合上意组织成立的。
所谓上行下?效,对?于这位主子娘娘十数年如一日的善举,谢腾是极为佩服的,尤其在得?知谢三当年是奉命这位的命令暗中?协助各地打击恶人,救助被拐妇女孩童之后,他就毫不犹豫地让儿子奉其为主,至于他自己就更不用犹豫了?,本?就是朝廷官员,主子娘娘是大清国母,不也是他的主子吗?
宜敏指着?面前这片空地和树林,疑惑地道:“本?宫阅览宫中?典籍,记得?前朝曾在此处修建先蚕坛,虽说后来?不了?了?之,但总该有个废址在吧?”
谢腾闻言一愣,惊讶道:“主子要找先蚕坛?”微一愣神他就反应了?过来?,“您说的是元武宗时期的先农、先蚕二坛吗?”毕竟前朝嘉靖年间先蚕坛先定址于安定门外,后改建于西苑仁寿宫附近,都与此地相差极远,那就只能?是上溯至大元年间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宜敏点头道:“不错,据记载,元武宗年间,大司农请建农、蚕二坛时,曾言‘今先农、先蚕坛位在田内,若立外,恐妨千亩,其外勿筑。是岁命祀先农如社稷……先蚕之祀未闻。’可见?先农、先蚕二坛应是建于皇家田之内。@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本?宫查阅前朝零星记载,得?知元朝皇家祭田应该位于此地,恰好本?朝皇田亦在附近,康熙十一年皇上还曾经来?此进行先农礼。本?宫这才起了?心思,带人前来?寻访。”
修建祭坛可不是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无论是选址还是启用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毕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前朝典籍不可能?在这方面胡乱记载才对?。
宛平(三)
谢腾皱着眉头努力思索, 半晌才摇了摇头:“下官在宛平多年,并未听老百姓提及此事,毕竟元朝离此年代?太过久远了,即便是?祖辈知道一些, 但是?并未将之流传下来, 或者在战火之中早已失传了也说不定。”元明两朝数百年间,此地?历经多次战乱, 民间除了一些传说之外, 基本上不存在多少史实记载了, 在这方面大概皇室的记载更全面些。
“父亲,也许咱们可以找到附近村落的老人询问一下, 也许只是?时日久远或者平日里不曾注意?过,一旦提及没准会有?人想?起来呢?”谢霄沉吟着提出建议, 京畿地?区老百姓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