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同意了康熙的提议,让两个儿子在十岁生辰后陆续搬去了阿哥所。加上康熙给儿子安排的繁重课业,她每日里只有请安的时?辰里才能看?到儿子,加上阿鲁玳的存在转移了她的注意力,让她逐渐忽略了心中的异样。

直到那?次承瑞独自一人跑来与她谈心,那?时?她蓦然发现自己真的做错了,对康熙的恐惧让她迷了心窍,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要怀疑,而她这一点微小?的变化还被承瑞敏锐地感受到了,所以这孩子的天赋告诉他额娘不想见他,可是内心的感情反驳着不可能,两个想法的拉锯让这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保清和保成?的事情成?为了导火索,让他借机说出这份感觉。

当他小?心翼翼地问出“额娘也会这样吗”的时?候,宜敏的心是颤抖的,仿佛被针扎了一般刺痛,她到底做了什么?竟然给了孩子自己会抛弃他的想法?

孩子的话?戳破了她一直以来的自欺欺人,她淡忘了自己的初衷,最初的最初,她不过?是奢求一份失而复得,祈求上苍能够重新拥有自己那?几个可怜的孩子罢了。但是进了这个皇宫,她的心却终日被仇恨的火焰所灼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的想法,直至扭曲变质,心中复仇的念头慢慢地占据了上风,甚至为此让自己的孩子置身于危险与不安之中。

那?天她久违地把承瑞拥进怀里,坚定地告诉他,额娘心中最重要的永远都是他们。她当时?心中既愧疚又庆幸,幸而承瑞对人心的敏感,及时?把她从入魔的边缘拉了回来,她不该忘记初心,她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得回自己的孩子,好好把他们养大成?人,看?着他们成?家立业,而非本?末倒置地追求着虚无缥缈的所谓复仇!过?度的压抑让她把康熙妖魔化了,十数年来无时?无刻的警惕和戒备让她的精神几近崩溃,以至于差点走火入魔。

康熙的性子已经定型了,很难改变,只因他从小?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警惕,任何一点不对劲都会被无限放大,极重的猜疑心让他与任何人都无法交心,性格决定命运,最终康熙依然会走回孤家寡人的结局。

承瑞是个好孩子,他与康熙不同,他从小?在幸福中成?长,孝顺父母,友爱弟妹,待人温和诚挚,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他有宜敏,有赛音察浑,有阿鲁玳,未来还会有几个亲兄弟帮衬,所以不论承瑞的天赋如何与康熙相似,他都不可能长成?第二?个康熙的。

宜敏已经想通了,她以后不需要再刻意做些什么了,她应该顺时?应势,厚积薄发,做好所有的准备,把未来交给孩子们来发挥,如何书写?康熙未来的结局不需要她过?多参与了!史书由胜利者书写?,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们不会输,她如今该做的事情唯有一件,那?就是登上那?原本?令她无比忌惮的后位,名正?言顺地统领后宫,堂堂正?正?地母仪天下?,做一个名留青史的皇后,乃至皇太后。@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说来好笑,宜敏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想通了一切,她立刻着手改变自己的许多计划布置,面对康熙的时?候自然了许多,当然也没心大到放松的程度。这次康熙给了她出宫的机会,她回到了马佳氏,很多事情就更方便了。

她十年前留下?的计划大多数都实?现了,尤其平定三藩的大获全胜,让阿玛和兄长对她的情报深信不疑,一直兢兢业业地执行着那?份计划,并将之奉为金科玉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蒙古草原的局势都发生了剧变,更不要说朝廷上的变化了。

前世?权倾朝野的赫舍里氏已经彻底完了,皇后被废,太子更是不存在了;钮祜禄氏没了“一后一贵妃”,家族内斗严重,朝堂上秉持着凡事不冒头,不温不火;明?珠没有了“大阿哥”可以支持,“惠嫔”也被无限期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