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高的小山,舆图上都有鼠须毛笔写的小字标注。

“若是沟通南地,水路与陆路须得互为补充。首先,以水路为主的路线

溯流湘水而上,南下经过尚未开凿的‘灵渠’入离水、郁水,至番禺(后世广州)。

由此入海后,还可再往南海诸国。”

众臣开始各抒己见,以指代笔在舆图上描绘出游路线。

“此条线路,还可向西溯流郁水(后世郁江),溯流南盘江(后世红水河)、北盘江,经西江水系,入西南夷及滇地。

再往西南,便能到达仙使所言一年三熟的中南半岛。”

周邈恍然:确实,后来的交趾郡,从大陆上过去的话似乎就是这条道。

但不妨碍他畅想从蜀郡、滇地到东南半岛,可以有南北两条道的。

谁会嫌弃多一条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