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可就在刚才,她还在梦里听见女儿说,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

梦里的七宝已经长大了。十几岁的少女朝她问出这个问题时,其实也并不是想从她这里得到什么解答。

这或许是因为,按照往常的经验,母亲能给她的,也无非是些令人厌烦的说教,就像这令人厌烦的世界一样。

佳慧还记得,在刚才的梦里,她心痛极了。看着女儿那张本该青春无敌,却写满厌倦的脸,她有一大堆话涌到嘴边。人为什么要活着?当然是因为这世界值得啊。孩子,你还这么小,未来的人生还那么长,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人等着你去发现去遇见啊!宝贝,我们振作起来好不好……

但她哽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在女儿近乎冷漠的目光中,佳慧压抑多时的悲怮、委屈和愤怒喷薄而出,在梦里,她失声痛哭。

人为什么要活着,妈妈也不知道啊。

在那个漫长而真实的梦境中,罗佳慧已经过完了自己的前半生,通过了很多次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却仍然无法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人为什么要活着?对她来说,或许,起初是为了摆脱那个糟糕的原生家庭,不得不奋力读书;后来是为了在城市有一个小家,不得不勤奋工作;再后来是为了还债、为了买房、为了七宝上个更好的学校、受到更好的教育……

后来的人们把他们这些人统称为小镇做题家。但很多人并不明白他们经历了什么。大多数时候,他们这些小镇做题家的人生并不是充满选择的坦途。时代或许会赋予人们很多机遇,但对没有退路的人来说,可选的路永远只有那么一两条。

但是,梦里那个四十多岁的罗佳慧,能跟十几岁的女儿说什么呢?

她只是觉得,她和她的七宝已经很久没有谈过心了。工作那么忙,房价那么高,孩子的功课那么重,时间那么宝贵……,有聊天的时间,就不能多写两道题吗?不能多接两个挣钱的活儿吗?她那么拼,不也是为了让女儿上一个好点的高中、有一个好点的未来吗?

她们母女间的相处,是由各种呵斥和催促组成的。“快点穿衣服!怎么这么磨叽!”“这题都做第三遍了,怎么还是不会?”“把苹果吃了!这么大还挑食!”“老师说你上课不专心,怎么回事?”……

在七宝刚出生时,罗佳慧曾觉得女儿是上天赐予她的最好的礼物,是对她幼时受过的那些苦难的补偿。她的童年,充斥着父母无休止的争吵甚至打骂,父母离婚后,她被判给父亲,在那个男人甩手一走了之后,她被扔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在奶奶的咒骂和爷爷的冷眼里,她度过了难堪又难熬的少年时光。如果不是后来外公外婆接纳了她,不顾反对送她去读高中,她极有可能就此缀学,成为小小年纪就外出打工的乡村少女中的一员。

可能是小时吃过太多苦头,有了孩子后,佳慧曾发誓,一定要给女儿最好的,让她在幸福中长大。可是,可是啊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母女间不再有谈心,不再有专属的悄悄话,有的只是呵责、抱怨和争吵?

也许,她们之间的裂痕,从七宝初中考试的第一次不及格就开始了;又或许更早,从孩子小学时父母的经常缺席开始的;甚至,是从二十九岁那一年,他们帮人担保欠下债务时就开始了吧?

为了还债,她和冯小河卖掉刚买没多久的房子。冯小河没完没了地加班赚钱,而她则白天上班,晚上熬夜写稿挣外快。等好不容易还完了债,紧接着又要攒钱买房子,攒钱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攒钱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

不知不觉中,她的人生早已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身为母亲的温柔和耐心也早就荡然无存。战场上的人只能习惯杀伐决断,又怎么配拥有温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