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过一个弯道,车子突然“咔咔”一声,章寻感觉车尾不受控地往右歪,小车打滑向前猛冲。他心里咯噔一下,收了收油门,稍稍往右打方向盘,直至感觉轮胎附着力恢复后才慢慢回正,开到路边停下。

好在此时车辆行人不多,章寻定了定心神,下车检查轮胎,发现沟槽卡着些泥沙。他到后备箱找来螺丝刀抠污泥,清完后轮正准备清前轮时,耳边再次传来“咔咔”一声

一块紫白色的滑雪板倒在他脚边:“What happened to your car?”

章寻动作一顿,抬头望去,一个大约十四、五岁金发碧眼的女孩不解地打量车胎。

见他不说话,女孩朝旁边的咖啡店方向歪了歪头,问他要不要喝热牛奶。章寻仍然一动不动如雕塑,女孩晃了一下手:“hello?”

“Sophie?”章寻终于给了反应。

话音未落,他看见这女孩倏地耸起肩,鼻子也耸了耸,脸颊上静止的小雀斑犹如活了过来。

Y

第64章63留下

八月十八日 瑞士 劳特布龙嫩

终于见到汤可林口中的Sophie和罗斯太太,我在她们的旅馆暂住下来。

白天游客来来往往倒显得有生活气息,到了晚上放眼望去只有雪山,几乎见不到人。这是我旅途中到过最安静的地方,静到心安,罗斯太太说这个小镇就三千居民,游客常常呆一两天就走,想找个聊天的对象都难。她很乐意和我聊天打发时间,聊旅行、聊风景、聊我们之间唯一认识的人汤可林。

只不过从她口中听到的汤可林与我印象中的汤可林大相径庭,简直判若两人。罗斯太太想了许久,选出一个词形容当时的他:down。

她指了指外面的天气说,就像那抹云雾一样,下一刻便消失。她没见过来旅游整天待在房间的客人,走出房门居然只为给她清扫旅店,她说不需要,推他出去逛逛,汤可林则会像畏光的吸血鬼立即躲进房间。

孤僻,冷淡,毫无生气,不爱说话,从不愿意提及家人,没有一点与现在的汤可林搭得上边。

罗斯太太说,某天他来道别,说想去Basel看看。

她很担心,这听起来不像好事。罗斯太太向我保证她绝对没有夸张,瑞士号称“自杀者的天堂”,在全球自杀率最高的十大国家中名列前茅。在这结束生命的不止本国人,这是唯一一个容许外国人来这安乐死的国家,国内甚至开办了好几家协助自杀的机构,而其中一家知名机构就位于Basel,她曾认识特意来瑞士完成自杀旅游的人,后来那位朋友杳无音讯。

无论她是否想多了,多做一点总比追悔莫及好。她说,何况Colin还很年轻英俊。

左思右想,她叫Sophie拉上汤可林出去滑雪,很少人会拒绝她女儿的邀请,因为Sophie是天使,很多时候她被女儿惹毛,对方眨眨眼她就消气了。

罗斯太太说他俩滑了几天后双双病倒,汤可林虽然患上重感冒,但看起来更有精神气。

临别之前,他说最喜欢从房间的天窗看少女峰。

写到这里章寻突然停下笔,他坐在窗台上遥望远方,白雪皑皑的少女峰掩藏在其他青葱的高山后,披着与众不同的外衣。

章寻一声不吭地眺望许久,犹如在朝圣。

他忽然明白汤可林为什么喜欢这座山,那么独一,那么无可替代,被所有人喜欢,被所有人惦记,所有游客无一不奔它而来,简直就像世界的中心,和当时的汤可林恰恰相反,人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

章寻莫名感到喘不上气,恍然发现这里的静并非静到心安,而是静到心慌。

空气就像麻醉剂,不声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