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后来有一天晚上,她梦见了孟照尘。

梦里他骑着马来到了绍安,到了院门口高声笑着走进来,伸出手要拥抱她。

他变了许多,高了壮了也更黑了,整个人就像一尊铁塔似的英气不凡,云冉本来还有些记恨的,这会儿也全烟消云散了。

从梦里醒来后,她依然沉浸了方才的欢喜中,直到感觉脸颊的湿意,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她从榻上坐了起来,看了看窗外……窗外已经蒙蒙亮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隐约有红光透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沉玉端了水盆进来了,云冉唤道:“你一会儿别忘了再去驿馆看看,指不定今天就有临安城的信呢。”

“嗯,奴婢天天都去了的。”沉玉知道她着急,马上回答道。

其实哪有那么快啊,上次信寄回去才二十来天,一来一回怎么都得一个月啊。

但沉玉知道二小姐心里慌,所以只能安抚着。

此后的若干天,她们等啊等,直到绍安最冷的那天,终于等到了叶青青的回信。

信上的话让云冉目瞪口呆……她说皇上已经昏迷了数日,无暇管事了,在宁王等人的支持下,已将四皇子立为了储君,朝中大事现在是他代管,

他的确是懂了恻隐之心,要救孟照尘回来,只是从突厥那边得来的消息是,孟照尘已经失踪了。

突厥人也不知道他是逃了还是怎么了,某天天亮地牢里就不见人影,怎么找也没找到。

叶青青在信里让她别着急,叮嘱她顾好身子,毕竟自己也到了重要时刻。

云冉看到这里的时候,腹部忽然动弹了一下,生生鼓了个包起来,伸手去碰,那家伙又调皮地躲了。

如今她已经七月有余了,再过些时日,就要生了。

时间过得真的好快。

云冉捧着信看向窗外,心里默默念叨起来:尘哥儿你在哪儿啊?希望你好好活着,求求你好好活着。

除了她之外,冯嬷嬷她们倒是心情愉悦。

冬天的时候,冯嬷嬷也挺忙碌。

自从到了绍安后,以往的那些繁琐烦心事似乎离她们很遥远了。她也就忙着自己的种地大事。

可来的时候是初秋,忙碌地拾掇院子,彻底弄好又到了冬天。错过了耕种的好时候。

于是她在院中懂农作的下人帮忙下,种了些萝卜白菜油菜,可这玩意也得废心,接连下雨怕涝着,天气太冷怕冻着,她每日围着菜地转,也兴兴头头的。

天气最冷的时候,她种的白菜也能吃了。

自己种的白菜仿佛比集市买的更香甜,加了粉条与排骨煨着,炖得香香软软的,寻常胃口不好的云冉也吃了大半碗。

这让冯嬷嬷更来了兴致,赶紧计划着将后院的其余荒地也挖松施肥,养养土等着春天大干一场。

而沉玉呢,也如之前想的那样,吃到了各种想吃的淮南美食。

他们请的这个厨子,据说以前是在大酒楼做事的,有着一手高超的厨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淮南这边的吃食讲究的是原滋原味,以清蒸白灼清炖为主。而糕点的种类品种也更多。每天吃几种,一个月都不重样的。

沉玉来这里半年的时间,人都胖了一圈,衣服都要重量尺寸了。

而春杏也如之前所说,学起了弹琴……

云冉近日心情不好,没有耐心教她,就干脆给她请了一个琴师。

每天总能听见断断续续的琴声从厢房传出,就没有一声在调上。

冯嬷嬷直皱眉,连说这丫头片子根本没天赋,比街上那弹棉花的还要不如。

“要不跟她说说,别弹了,做点别的